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2 课时)课程标准:1.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2.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一、导与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自然灾害的发生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以及形成原因。(2)掌握自然灾害危害地理分布特点以及原因。2.能力目标(1)通过读图形成能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2)通过阅读图标、材料掌握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3)形成运用地理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3.态度、情感及价值观的形成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思想。二、导与学过程:(一)情景设置[来源:学科网]教材 46 页图 3—1—1 展示了 1990~2001 年期间非洲大陆不同地区因干旱发生粮食短缺紧急情况的年数。你能根据这幅地图对 1990~2001 年期间非洲大陆上粮食短缺状况的地域分布加以描述吗?1.埃塞俄比亚大部分地区粮食短缺 年。2.苏丹的尼罗河西部地区粮食短缺 年。3.马达加斯加大部分粮食短缺状况是 。4.尼日利亚粮食短缺状况是 。探究结论:由上述材料可知: 。(二)自然灾害发生的地理分布特点:1.读 1975~2001 年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统计表:1975~2001 年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统计(%)灾害类型非洲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各类型总计气象类灾害11.919.027.110.0[来源:学科网]4.372.3地质类灾害0.93.7[来源:Z,xx,k.Com]7.82.70.916.0生物类灾害6.71.23.10.50.211.7各大洲总计19.523.938.013.25.4100注:表中数据为各大洲各类灾害发生次数占全球总次数的比重。(1)从灾害类型上看,气象类灾害发生次数最多的大洲是 。达 ;地质类灾害发生次数最多的大洲是 ,达 ;生物类灾害发生次数最多的大洲是 ,达 。(2)从各大洲总计状况来看,自然灾害发生次数最高的大洲是 ,达 ,最低的大洲是 , 只有 。(3)由此看出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大洲是 。探究结论:由以上你能总结出自然灾害发生的地理分布特点吗? 2.读教材 47 页图 3—1—2“2000 年世界地震震中分布图”和“六大板块构造示意图”,对两图进行观察,并结合分析:(1)根据图 3—1—2 尝试说出灾害带和灾害区的概念。(1)根据图 3-1-2 尝试说出灾害带和灾害区的概念。灾害带(灾害区): (2)对照“六大板块构造示意图”,用铅笔在“世界地震震中分布图”上描出:①环太平洋地震带 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③大洋中脊地震带 ④大陆裂谷地震带,并用①、②、③、④数码注明。(3)结论探究:这些地震震中在空间表现分布上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