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第一节 “自由放任”的美国 素材1929~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从 1929 年 10 月,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的崩溃为开端,爆发了近现代历史上最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929 年 10 月 24 日,是美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这一天上午 10 点,美国纽约华尔街的股票交易所开盘就出现抛售现象,股价狂跌,交易所内一片混乱。到收盘时,出售的股票达到 1600 万股,折合 1280 万美元,创下股票交易额的最高纪录。随之而来的是更加汹涌的股票抛售狂潮。10 月 29 日,纽约股票市场崩溃,各大小银行出现了疯狂挤兑的现象。随之而来的是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爆发,美国历史上的“大萧条”时代来临。后人提到这段令人不堪回首的历史时,称之为“黑暗的十月”。 经济危机爆发的前兆 事实上,这次经济危机是美国经济发展中多年以来种种弊端汇结成的恶疾。此前一年多来,由于受到来自欧洲的竞争者们的冲击,美国财富创收的主要源头──谷物出口价格开始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国内,由于工人们的工资一直呈上升趋势。收入丰盈的工人们已经采用贷款方式购买了住房、汽车等所有不动产和耐用商品。尽管社会上已经呈现出供过于求的态势,但美国的各大工厂仍在不断地扩大再生产的规模。 经济危机爆发前的股票市场 股票市场也被经济的繁荣冲昏了头脑,成千上万的人都在玩着钻营股市的游戏。他们大量举债,疯狂地购买股票,他们确信买进卖出之间丰厚的利润差会使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偿清贷款。随着大量资金的源源涌入,整个股票交易市场空前繁荣起来。据可靠统计,在 1929 年,1548707 人在美国 29 家股票交易所拥有账户。在 1.2 亿人口中,接近 0.3 亿户家庭积极参与股市交易,有 100 万投资者可以被称为投机者。此外,在这些人中,接近 2/3 的人口(近60 万人)用客户保证金(一笔并不属于他们个人,也不能轻易用于生息的资金)炒股。于是,投资信托公司猛增,成为牛市“牛市”是股票市场的专有词汇,意为整体趋势的上涨;反之,“熊市”即指股票狂跌,无法控制的局面。后期的特征。传统上,股票价格一般大约是股票收益的 10 倍。在收益较高的保证金交易中,股票收益也只有 1%或 2%,而贷款购买这些股票所付的利率则达到 8%-10%,远远超出保证金交易中的股票收益率。这样,尽管美国无线电公司从来没有分红,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