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 31 课 战争的爆发与扩大素材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的爆发与扩大一、欧洲战场二、远东亚太战场法西斯国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日本美国 1、战争的爆发及各国反应:德国 1939 年 9月 1 日,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 意大利保持中立。9 月 3 日,英法对德宣战。但在接下去的八个月内,除英、德海军交锋外,英、法陆军一直按兵不动,故被戏称为“静坐战”。美国保持中立 苏联保持中立 2、北上与西进:(北上目的)为保障铁矿石供应,切断英、法同北欧国家的联系,德军于 1940 年 4 月初北上,攻陷挪威和丹麦。与此同时,希特勒挥兵西进,①出人意料地绕开马其诺防线,穿越阿登山区,②迅速逼降荷兰、比利时,③包围英、法军队主力。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30 余万英法联军成功撤退到英国,保存了有生力 英、法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30 余万英法联军成功撤退到英 量,史称“敦刻尔克大撤退”。④ 6 月 22日,法国投降。德军的胜利极大刺激了另外两个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在法国败亡之际,意大利向英、法宣战,并向非洲的英、法殖民地进攻。日本决定强化与德、意的联合,主动提出缔结法西斯军事同盟。 1940 年 9 月 27 日,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署以共同军事行动为核心的《三国同盟条约》。 国,保存了有生力量,史称“敦刻尔克大撤退”。6 月 22日,法国投降。 法国败降后,英、美两国随即确立共同军事和政治战略,结成了事实上的反法西斯联盟。 在法国败降后,苏联意识到战争危机迫在眉睫,故而①逐步调整与英、美的关系,②中立日本,③并构建“东方战线”。然而斯大林的基本判断是,希特勒在征服英国之前,不会进攻苏联,因此战略布防准备不足。 1940 年夏,随着法国的败亡,日本决定南下抢夺英、法殖民地,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方针。 此时,美国虽然也注意到日本的侵略野心,但根据“先欧后亚”的战略部署,美国仅仅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宣布对日本全面禁运石油,而未正式宣战。 3、不列颠之战:德国法国败降后,希特勒抛出橄榄枝,试图同英国达成和解,以腾出西线兵力,转战苏联。 英国新任首相丘吉尔态度强硬,拒绝任何妥协。 8 月,恼羞成怒的希特勒下令空袭英国本土,史称“不列颠之战”:A、不列颠之战是二战史上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空战。 英国空军虽然数量不多,但装备先进,B、尤其是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