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① 了解并掌握从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② 掌握从汉至元君主专制的演进过程,尤其是相权的演变③ 了解从汉至元的选官、用人制度的变化,即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④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汉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 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② 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和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③ 引导学生运用图标法加强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形成本课的知识框架与结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② 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从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着手导入,即秦以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动的过程,中央集权不断发展的过程。新课讲授: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备课札记 1、“推恩令”的颁布,秦朝在地方推行了郡县制,汉朝建立后,在沿用秦朝郡县制的同时,刘邦又封了一批同姓王到各地。各诸侯王都有自己的封地,所以汉朝推行的是郡国并行制,封国的推行在最初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成为朝廷的依靠力量,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封国的势力越来越大开始与中央对抗,因此中央集权受到挑战,中央与地方摩擦不断。从汉景帝开始,不断采取措施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但收效并不明显。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有利于削弱地方力量,加强中央集权,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对立关系,汉朝以后,中央与地方争权夺利的矛盾时隐时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治制度的演变,尤其是在唐朝后期,他们的矛盾日趋尖锐。 2、唐朝藩镇割据的出现,唐朝前期国力强盛,能够对地方实行强有力的管理,但从唐中期开始,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和实力加强,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藩镇割据持续了一百多年,期间还发生了安史之乱这样的重大动乱,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造成了唐朝后期的衰落,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3、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主要通过三个措施加强中央集权,①“杯酒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