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永恒的丰碑—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地位与作用综述

高中历史永恒的丰碑—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地位与作用综述_第1页
1/8
高中历史永恒的丰碑—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地位与作用综述_第2页
2/8
高中历史永恒的丰碑—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地位与作用综述_第3页
3/8
永恒的丰碑——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地位与作用综述四川省巴中师范学校 李五洲 636002内容提要: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尽管毛泽东同志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就做出过十分公允的高度评价,而且史学界多年来一直在不懈努力,对此也有颇多论述。但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大家对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地位与作用的认识还远远不够或评述过于简单,或认识过于零散,或重于史实叙述而疏于理论建构,或简单机械套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做法与标准来判定川陕革命根据地。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尤其是对于生于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心地带的笔者而言,再现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程,彰显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丰功伟绩,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总的来说,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功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1、根据地在土地革命时期在根据地再生与发展方面的开创性贡献面:2、根据地对中国革命军事方面的贡献;3、根据地在政治文明方面的贡献;4、根据地在物质文明方面的贡献;5、根据地在精神文明方面的贡献;关键词: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四方面军、巴中、再生与发展、军事、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川陕革命根据地概况川陕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重要的根据地之一。它处于川陕两省交接界的大巴山与米仓山山区,主体在以四川省巴中市为中心的川北地区,同时涉及到陕南部分乡镇。由张国焘、徐向前等于 1932 年 12 月创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先后打败四川军阀田颂尧、刘湘等进行的三路、六路“围剿”,取得了巨大胜利,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光辉篇章。1935 年 6 月根据中央的决定,红四方面军离开巴中开始长征。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活动基本告一段落。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川陕苏区——“川陕苏区在争取苏维埃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这使蒋介石和四川军阀都不得不在红四方面军的胜利面前发抖起来”、“川陕苏区是全国第二大区域”。①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根据地再生与发展方面的开创性贡献面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由于受苏俄与共产国际的影响和自身不成熟的制约,一直机械套用苏俄革命模式,坚持城市中心道路。尽管 20 世纪 20 年代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系列工人运动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仍然没有怀疑城市中心道路的正确性。1924 年初,中国共产党又成功地实现了与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从而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直到 1927 年“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爆发,我党的工作中心始终放在大中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永恒的丰碑—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地位与作用综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