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课时 集合的交集与并集(教师独具内容)课程标准:1.理解两个集合交集与并集的含义,能求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2.能使用维恩图直观地表达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教学重点:1.交集与并集的含义(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2.求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教学难点:1.交集中“且”、并集中“或”的正确理解.2.准确地找出交集、并集中的元素,并能恰当地加以表示.【情境导学】(教师独具内容)为了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发挥学生的特长,学校组建了三个体育社团:足球社团、篮球社团、排球社团.已知参加这三个社团的人数分别是 200,500,400,那么,我校参加体育社团的总人数是 200+500+400=1100 吗?如果不是,还需要一些什么条件,才能把总人数计算出来?【知识导学】知识点一 交集交集的运算性质:A∩B=□ B ∩□ A ,A∩A=□ A ,A∩∅=□ ∅ ,A∩B=A⇔□ A ⊆□ B .知识点二 并集并集的运算性质:A∪B=□ B ∪□ A ,A∪A=□ A ,A∪∅=□ A ,A∪B=B⇔□ A ⊆□ B .从维恩图可以直观地看出,对于两个有限集,必有:Card(A∪B)=Card(A)+Card(B)-Card(A∩B).【新知拓展】集合的交、并运算中的注意事项(1)对于元素个数有限的集合,可直接根据集合的“交”“并”定义求解,但要注意集合元素的互异性.(2)对于元素个数无限的集合,进行交、并运算时,可借助数轴,利用数轴分析法求解,但要注意端点值取到与否.1.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若 A∩B=∅,则 A,B 至少有一个是∅.( )(2)若 A∪B=∅,则 A,B 都是∅.( )(3)对任意集合 A,B,下列式子总成立 A∩B⊆A⊆A∪B.( )(4)对于任意集合 A,B,下列式子总成立 A∪B=B⇔A⊆B⇔A∩B=A.( )(5)对于两个非空的有限集合 A,B,A∪B 中的元素一定多于 A 中的元素.( )答案 (1)× (2)√ (3)√ (4)√ (5)×2.做一做(1)已知集合 A={x|x=3n+2,n∈N},B={6,8,10,12,14},则集合 A∩B 中元素的个数为( )A.5 B.4 C.3 D.2(2)已知集合 A={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