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2006年1月15日在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翁蔚祥各位代表: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6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一、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05年,在省委的领导下,在省人大和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省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强化“四个意识”,深入推进“三个转变”,保持了经济持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效益稳步提高、居民收入增加、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全面完成了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一)综合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完成7385.1亿元,增长12.6%,比计划目标高3.6个百分点,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标志着我省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地方财力明显增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79.5亿元,增长24.3%,比计划目标高14.3个百分点。企业效益再创新高,预计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净利润300亿元以上,增长30%左右。(二)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一、二、三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6:39:39.4调整为20.2:41.6:38.2。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粮食播种面积650.2万公顷,增加16.8万公顷;粮食总产量3409万吨,增产83万吨,圆满完成3356万吨的计划目标。油菜籽产量168.7万吨,增产3.8万吨,创历史新高。预计全年肉类总产量949.2万吨,增长9%;水产品产量95.6万吨,增长1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争取国家农业基本建设资金21.4亿元,增长45.6%,预计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2万公顷,发展节水灌溉面积6万公顷,改造中低产田14.8万公顷,建成通乡通村公路10768公里,解决了农村6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圆满完成了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0万户的目标任务,全省农村户用沼气池总数达到300万户。工业生产提速增效。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034.4亿元,增长22.9%,比计划目标高9.9个百分点。工业效益继续提高,预计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52,同比提高18。技改投入力度加大,预计全年完成技改投资735亿元,增长39%。优势产业发展加快,预计全年四大优势产业完成增加值1475亿元,增长26%;实现净利润230亿元,增长30%。消费需求稳中趋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81.4亿元,增长14%,比计划目标高1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比2004年高3.4个百分点)。旅游快速发展,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721.3亿元,增长27.4%,入境游客首次突破百万人次。物价明显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7%,比计划目标低2.3个百分点,比2004年低3.2个百分点。(三)投资结构优化取得新成效全省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62亿元,增长30.7%,比计划目标高18.7个百分点。投资结构得到优化,预计非国有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5%,比2004年提高3.7个百分点。控制行业得到抑制,钢铁、水泥、电解铝等国家重点控制行业投资增速继续回落。薄弱环节得到加强,预计全年农林牧渔业投资增长45%,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37%,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投资增长49%,农副食品加工业投资增长83%。能源、交通建设力度加大,预计能源投资完成490亿元,新增电力装机容量272万千瓦,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300万千瓦,全年发电量955亿千瓦小时,增长8%,原煤产量5110万吨,增长15%,天然气产量138亿立方米,增长17%;交通投资完成222亿元,公路总里程达到11.7万公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成投资260亿元,城镇化率提高1.9个百分点,达到33%。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20亿元,增长19.3%,攀钢集团年产50万吨340毫米连轧管机组、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首批机组等32个项目已建成投产,遂渝、宜水高速公路等90个项目加快建设,溪洛渡、锦屏一级等大型水电站和邻垫、攀田、南渝、乐宜、广巴高速公路、成都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等40个项目开工建设,四川80万吨乙烯、泸州火电厂一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