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古代中国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与小农经济的关系它们的特征相同——自给自足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到近代以后,它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但小农经济只是自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对“重农抑商”政策的理解、认识首先它有积极、消极两方面作用。“重农抑商”政策是为了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它的积极作用在于统治者重视农业,有利于发展农业、安定人心。但是,明清时期的抑商政策,不仅阻碍工商业发展,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而且强化了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重农抑商”政策,虽然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它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其次,它并不是每一个历史时期、每一个人物都认同的经济观点,如唐朝注重发展对外贸易、明清交替之际的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等当然这些是支流。3.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即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的出现。不能把它与近代以来出现资本主义经济画等号。1.夏、商、周时期的商业由官府垄断;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大主要经营形态指官营、私营、家庭和田庄手工业。2.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而不是唯一模式。3.商周时期的井田制具有土地所有形式由公有向私有过渡的特征。4.春秋时期私田不是归国王所有,而是归私田主人控制,因为税制改革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5.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它可以调节犁耕深浅,适应各种土地的精耕细作。6.西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的生产,是由官府垄断,即所谓的工商食官。7.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不是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而是衰落的封建专制制度。“闭关政策”与“重农抑商”政策都是封建专制制度的衍生物。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但直到鸦片战争前夕,就全国而言,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8.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是指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9.闭关锁国不是绝对禁止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如广州十三行就是例证。【例1】(2011·江苏学测)据史料记载:“乾隆年间,徽人在苏州镇抚司衙门之前兴建徽郡会馆,后又在阊门外上塘街建新安会馆。同治年间,在南显子巷再建安徽会馆。苏州府属各城镇还有一些徽人的会馆。”据此可知()A.清朝时期徽商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商帮B.徽商的形成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果C.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商品经济非常发达D.太平天国运动使徽商为躲避战乱大量移居苏州【例2】(2012·江苏学测)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王朝的政策相关,而政策的变化又与农业经济相辅相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画像砖市井图材料二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明)李鼎《李长卿集》材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材料四《耕织图·耕图》(清)焦秉贞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市”的发展状况。(2)据材料二,分析古代商业发展呈现什么特点?联系所学,举两例最具代表性的地域商人群体。(3)材料三作者如何看待工商地位?作者的理由是什么?(4)材料四中的农业生产工具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从材料三的观点出发,说一说你对古代农商关系的认识。【例3】(2012·江苏学测)判断题:中国古代手工业成就辉煌,劳动者创新发明了众多生产工具。右图所示的冶铁技术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考点1:了解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A.牛耕的出现B.井田制瓦解C.铁农具的使用D.周王室的日益衰微考点2:了解古代中国的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2.灌溉工具的改进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