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了解先秦时期的王朝变迁(必修1P5~6)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__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夏朝最终被________所取代。公元前1046年,________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__________。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两个阶段即__________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和__________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2.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必修1P6~7)(1)分封制:①对象:________、功臣、先代贵族。②诸侯的权利:在封国内享有__________权。③诸侯的义务:______________,提供军赋和力役。④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随着诸侯国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强国兼并弱国,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2)宗法制:①核心内容或特点:按照____________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实行__________继承制。②等级:天子——________——卿大夫——士。③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3.了解秦朝的统一(必修1P8)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________年,秦国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王朝。4.了解“始皇帝”的来历和秦朝的三公(必修1P10)(1)皇帝制度:首创于秦始皇。特征:①皇帝独尊,②皇权至上,③皇位世袭。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2)秦朝的三公:中央设置__________,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御史大夫(副丞相),负责监察系统。5.理解郡县制的建立和作用(必修1P10)(1)郡是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是郡守;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长官是县令或县长。官吏都由________任免调动。(2)意义: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各地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6.认识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必修1P12)(1)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__________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加强和巩固。(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3)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对巩固____________和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4)加强对社会的控制,易激化阶级矛盾。7.了解汉朝的郡国并行制(必修1P10)汉朝时,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往往还是________(郡县制)、________(分封制)并存。8.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必修1P16)(1)内容:地方设__________,简称行省,省的最高长官由朝廷任命,还有“________”“腹里”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2)意义: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9.理解唐朝三省六部制(必修1P13)(1)内容:唐朝中央设三省: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____________掌审议(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____________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部。(2)评价: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提高了行政效率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代基本沿用。10.了解宋朝分割宰相权力的举措(必修1P14)(1)增设____________,作为副宰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2)设____________,管军事,长官为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3)设____________,分割宰相的财权。11.理解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必修1P14~15)(1)制度变化:①夏商周时期,主要是__________制(世袭)。②汉朝的__________制(孝廉),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③魏晋时期的____________制(门第)。④隋唐至清末的____________制度(读书考试):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2)标准的变化:世官制(________)、察举制(________、________)、科举制(________)。12.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必修1P17)(1)________废丞相,权归六部,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2)__________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3)宰相与内阁比较: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权,地位十分巩固;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无决策权,升降由皇帝决定,对皇权起不到制约作用。13.了解清朝设置军机处(必修1P18)(1)清__________帝设立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____________,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2)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