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完成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1.形成大牧场放牧业的自然区位条件是A.降水充足,有大面积的沃土B.有良好的海运条件和先进的保鲜、冷藏技术C.地广人稀,且有大面积热带荒漠区D.都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这些地区不适宜种植业,只能发展畜牧业2.下列国家的大牧场上,以养牛为主的是A.美国B.澳大利亚C.新西兰D.南非3.关于大牧场放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阿根廷主要从事养羊业B.阿根廷的放牧业经历了由粗放型自给自足到密集型商品牧业的过程C.大牧场放牧业的杰出代表是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D.大牧场放牧业的条件之一是大面积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4.促进潘帕斯草原牧场的商品性经营的因素是A.气候温暖B.地广人稀C.距海港近D.土地租金低5.西欧是世界上重要的乳畜业分布,有关其叙述正确的是A.西欧乳畜业的分布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无关B.西欧乳畜业主要是牧羊C.西欧乳畜业区,气候温凉,多雨多雾,只能种植多汁牧草,不能种植其他作物D.西欧乳畜业机械化水平高,缓解了劳动力短缺问题6.潘帕斯草原牧牛业由粗放的自给自足的放牧业被密集的商品牧牛业取代大致是在A.欧洲人到来之前B.欧洲人到来之后C.二战后D.工业革命之后7.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A.南非、荷兰B.阿根廷、美国C.中国、日本D.丹麦、英国8.乳畜业的生产对象主要是11-01A.奶牛B.奶羊C.牛奶D.奶制品9.除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促进牧牛业的发展,阿根廷人还做了哪些工作A.培育良种牛B.开辟更大的牧场C.充分运用原有的交通运输条件D.大量增加牛的数量潘帕斯草原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据此判断10~13题。10.潘帕斯草原位于哪个国家A.美国B.澳大利亚C.新西兰D.阿根廷11.该区出口的主要畜产品A.牛肉B.羊毛C.奶酪D.鲜奶12.该区畜牧业获得飞快发展的重要原因是A.培育了良种牛B.在草原上打了许多机井C.人工种植了大量饲料D.人类发明了海上冷冻船13.该草原区水源的供应,主要靠①河流水②高山雪水③淡化海水④地下水⑤天然雨水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⑤14.当前乳畜业主要分布地区大多紧邻消费市场,其原因是A.大城市周围,有充足的牧草供应B.大城市周围劳动力丰富C.大城市周围地租高D.由于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15.美国中央大平原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属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但它们共同的发展条件是A.地广人稀,气候温和B.高度发达的工业C.交通不便利D.小农经营二、综合分析题1.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1-02(1)此图是___________(国家)局部图,阴影所示为___________草原。(2)填写图中地理事物名称。城市:A___________B___________河流:C___________(3)该国和___________国牧牛业占重要地位。(4)该区发展大牧场的区位优势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该国为促进牧牛业的发展,除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外,还做了哪几方面的工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该国新鲜牛肉可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主要靠___________,这反映在农业区位因素变化上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西欧国家农业生产结构示意图,回答:(1)A阶段农业生产以业为主,B阶段农业生产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C阶段则以业为主。(2)B阶段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下列处的农业地域类型相同A.日本关东平原B.潘帕斯草原C.美国密西西比河上中游平原D.墨累-达令盆地(3)西欧人称牧草为“绿色金子”,我国西部人称牧草为“天然蓄水池”,可见种植牧草越来越受重视,试比较我国西部畜牧业与西欧畜牧业的差异:①西欧的牧草大部分分布在气候区,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很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②我国西部的牧草分布在气候区。3.读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两侧年降水量及水资源利用图,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