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评价类主观题此类题通常是材料先给出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观点),然后要求学生利用发散性思维,运用所学的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观点)的认识,常见设问有“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评析)某一现象”等等。此类题可按照“判断表态(是什么)”——“阐述道理(为什么)”——“明确做法(怎么办)”这一解题思路来作答。第一步,判断表态(是什么)——对题目中说的事或观点作出评论。第二步,阐述道理(为什么)——说明做这件事或持这种观点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等。(1)依据——做这件事或持这种观点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理论依据。(2)重要性——做这件事或持这种观点的作用、意义、目的、目标等等。(3)必要性——做这件事或持这种观点的原因。(4)可能性——做这件事或持这种观点存在哪些主客观条件。(5)危害性——做或不做这件事以及持或不持这种观点将会导致怎样的后果。第三步,明确做法(怎么办)——党、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等准备怎样做或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应用体验1.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和存款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缴存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和存款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中央银行可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调控货币供应量。2019年1月15日和25日,中国人民银行分别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简称“降准”)0.5个百分点。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若其他条件不变,降准会使下图中的市场利率r0向r1还是r2移动?请说明理由。(6分)注:MS是货币供给;MD是既定物价时的货币需求。(2)专家预测,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还将多次降准,利好股市。据此,小李决定增加股票投资。请评价小李的投资选择。(6分)答案(1)①r2。②理由:供求影响价格。若其他条件不变,降准增加市场货币供给量,市场利率会下降。(2)若不考虑其他情况,市场货币供给量增加,股票需求会增加,利好股市;市场利率下降,上市公司融资成本下降,有利于提高利润,利好股市。但受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股价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小李应兼顾收益与风险,注意投资方式多元化。2.材料一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图表1:具体月收入与减税额的对应关系月收入(元)应纳税额(元)月减税额(元)减税幅度(%)旧税率标准新税率标准50004504510060001453011579.370002456018575.580003459025573.9900054519035565.11000074529045561.1150001870790108057.82000031201590153049.0图表2:我国新旧版个税税率对比表税率新版旧版3%不超过3000不超过150010%3000~120001500~450020%12000~250004500~900025%25000~350009000~3500030%35000~5500035%55000~8000045%超过80000注:2018年10月1日起,应纳税所得=综合所得(税前工资)-五险一金后,再减去5000元(原来是3500元)。材料二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10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727亿元,同比下降3.1%。这是2018年以来全国财政收入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全国政协常委、财税专家张连起说,减税降费、深化增值税改革两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使财政收入同比下降。结合材料,运用相关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李明是某企业职工,月收入5.5万元,应交五险一金(假设)1.1万元,请计算在税法改革前后李明个税纳税税额。并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个税改革的价值取向。(6分)(2)有人担心减税降费影响国家财政收入,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试用经济生活知识加以评析。(6分)答案(1)①改革前:55000-11000-3500=40500(元),个税税额1500×3%+3000×10%+4500×20%+26000×25%+5500×30%=9395(元)。改革后:55000-11000-5000=39000(元),个税税额3000×3%+9000×10%+13000×20%+10000×25%+4000×30%=7290(元)。②中低收入者减税幅度大,高税率级距保持不变,说明我国个税改革向中低收入者倾斜、为中低收入者减轻税负,并保持调节高收入。在减轻个人整体税负的同时更好的贯彻公平原则,调节社会分配。(2)观点不全面,也不科学。①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