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内容,使学生了解起义的背景,掌握两次起义的领导人、时间、地点、结果等。2、掌握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以及工农红军的建立。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特点,让学生明白敌人的主要力量分布在城市,故而攻打大城市这条路走不通,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4、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归纳中国共产党早期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教师课前收集有关南昌起义的历史小故事,穿插在讲课的过程当中。2、教师制将与本课有关的图片资料展示给学生看。3、教师课前制作视频片段,直观地再现当年起义情景。4、通过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资料及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培养学生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5、通过学生自己阅读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内容并完成表格,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归纳能力。6、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毛泽东把部队引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想结合的光辉典范。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为此作出了伟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之情。教学重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教学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教学手段图片资料、视频等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看一段影视资料(关于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制造的反革命政变),再看几幅图片,以上这些说明了什么?生发言:……师总结:面对着国民党斩尽杀绝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征服,而是擦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继续战斗,在各地兴起了一次次起义,最终形成了燎原之势。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二、讲授师:在这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的过程中,我军建立并壮大起来,那么大家想想我军的一个重要节日是什么呢?生:八一建军节师:对。这个节日是从何而来的呢?那就是来自一个重要的事件:(板书)南昌起义首先,我们来看电影《南昌起义》片段。再看图片,简介南昌起义队伍行军转战,并告之损失惨重。在这种情况下,起义部队仍然坚持斗争。那么是谁领导呢?生:朱德、陈毅让学生归纳南昌起义时间、地点、领导人,自制表格并完成内容填写。这支部队的最终结局如何呢?这个疑问我们一会儿就知道了。以上我们了解了南昌起义的过程,再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过的反抗国民党的起义吗?生:没有。那么以此为基础,哪位同学概括一下南昌起义的意义。生:……师:答的非常好。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这是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既然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所以就有了现在的我军的重要节日,那就是生:八一建军节。以上我们学习了南昌起义有关史实,那么它是由哪个党领导的呢?生:中国共产党。师:非常正确。中国共产党为了领导以后的革命,必须要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制定方针政策。为此,党及时召开了会议,由于是8月7日召开的,因此史称八七会议,有关介绍看课本小字内容。随后按照会议精神,毛泽东不久就领导了秋收起义。(板书)秋收起义观看有关秋收起义的视频,同时要求学生归纳秋收起义时间、地点、领导人,自制表格并完成内容填写。师:工农革命军虽攻占一些县城,但损失惨重,原因何在?生:由于城市里敌人力量比较强大师:所以,进攻一度受挫。于是毛泽东命令部队暂时退回到文家市,要考虑下一步行动。课堂讨论:在这里我们讨论一下,如果你是当时的决策者,你认为部队应如何行动?是攻打大城市长沙,还是进军农村呢?为什么?思考课本P55“动脑筋”问题。生:讨论最终形成一致(进军农村)师:那么,我们看看当时毛泽东做出什么决定?史称“文家市决策”。(板书)文家市决策师:随后按照决策精神,毛泽东率领部队进军井冈山。途中,由于个别人出现厌倦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