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中外短诗五首一、语言积累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①芦荻()②卞急()③跫音()④帷幄()⑤谛听()⑥门扉()⑦旋风()⑧回旋()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B.浇原如海,房舍如舟。C.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D.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①断章②我打江南走过③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④跫音不响⑤三月的春帷不揭⑥幽灵般显现4.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⑴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⑵那等待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⑶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⑷她们可以在大海周围跳一个回旋舞。()5.仿着下列诗句,造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仿句:二、课堂点击6.如何理解《风雨》中“风雨”的含义?诗中几个比喻用得好在哪里?答:7.《错误》中诗人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情境?你认为诗中的“你”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答:8.《回旋舞》中少男少女拉起手来围着大海跳舞是否有某种象征意义?9.你怎样理解《在一个地铁车站》中,人群中的面孔与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这两个意象之间的关系?答:三、选段在线(一)阅读卞之琳的《断章》,完成10—11题。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1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B.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C.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D.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人,“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现出来。11.对这首诗主旨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做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B.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C.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D.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二)阅读郑愁予的《错误》,完成12—13题。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留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①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1954年)[注]①跫音:脚步声。郑愁予:台湾诗人。12.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将“容颜”比喻成开落的“莲花”,表现了倦守空闺者期盼与失望相交织的心绪。B.将“你的心”比喻成“寂寞的城”,刻画了守候者闭锁、孤寂难耐的心境。C.将“你的心”比喻成紧掩的“窗扉”,再次传达出守候者封闭、郁闷的叹息之声。D.将“达达的马啼”比喻成“美丽的错误”,流露出“游子”对“守候者”的歉意。1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节的两句诗,长短句搭配错落有致,短句可见过客之匆匆,长句可想守候者等待之漫长。B.第二节诗句中,有韵脚上的呼应,有字数、结构上的对应,这些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C.这是一首典型的叙事诗:一个游子被等待心上人的江南女子疑作“归人”,最终澄清事实,表达了对痴心思妇的同情。D.“莲花”、“柳絮”、“春帷”、“跫音”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事物;何其芳三十年代《花环》一诗中有“你有更美丽的夭亡”这样的诗句。从《错误》一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诗歌创作中的继承与创新。四、延伸拓展(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一句话闻一多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