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课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主备主核初三备课组使用者课型复习课使用日期课时第19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原因,记住口号;了解经过。理解其性质与意义。2、记住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时间,一大的内容。理解其成立的历史意义。3、记住南昌起义的时间、领导人及其意义。4、记住遵义会议召开时间及其意义。教学难点:1、五四爱国运动性质与意义。2、遵义会议召开时间及其意义教学过程:一、投影:中国百年线索(1840-1949)鸦片战争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1840年1919年194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引导学生理清历史发展轨迹,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1、目的相同:反封建反侵略(民主、独立)2、领导阶级不同:前者主要是资产阶级领导后者是无产阶级领导。3、革命目标不同:前者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后者则要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二、模拟情景:红色旅游──探寻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之路。第一站:北京推荐理由:五四运动的发源地,重温五四精神。使用补充出示线索图,帮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轨迹通过比较,学生能深刻了解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涵投影出示:五四运动导火线:主力:中心:口号:结果:初步胜利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撤消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意义:精神: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学生→工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还我山东北京→上海(三罢斗争,把五四运动推向高潮)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共成立奠定了基础。爱国精神、勇于斗争精神、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精神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强调五四精神:爱国主义第二站:上海、嘉兴推荐理由:开天辟地,党的诞生投影知识点:梳理并识记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成立意义:中共一大时间:主要内容:地点:上海后移至浙江嘉兴南湖1921.7.23①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A.党名:中国共产党B.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②中心工作: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③选举中央局书记:陈独秀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第三站:广州、南京推荐理由:黄埔军校,北伐凯歌第四站:南昌推荐理由: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起义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意义:(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1、南昌起义南昌起义(2)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的开始1927.8.1时间:(3)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8.1建军节领导人:梳理并识记知识点重点记住中共一大的中心工作,成立意义梳理并识记知识点第五站:井冈山推荐理由:共和国的摇篮第六站:瑞金、遵义推荐理由:生死攸关,历史转折投影知识点2.遵义会议(1935年1月)①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②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③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内容意义①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②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③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武装起义土地革命建立根据地兴起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无产阶级政党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胜利国共合作抗日(1937—1945)人民解放战争(1946—1949)领导革命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1927—1937)国民革命(1924—1927)红军长征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三、巩固练习梳理并识记知识点梳理并识记知识点课堂追记:本节课以游历红色旅游胜地为主线结合大量的历史图片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引出相关的历史基础知识,做到有史有据。通过对中考典型习题的反复练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