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7《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VIP免费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7《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1页
1/9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7《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2页
2/9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7《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3页
3/9
17诗词五首第一课时《饮酒》《登幽州台歌》【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重点)2.理解诗歌的内容及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难点)3.积累诗词名句。(重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由于对现实不满,就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陶渊明的《饮酒》。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1)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2)陈子昂(659—700),唐代文学家,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右拾遗,属唐朝时的小官,是咨询建议的官员。左、右拾遗为从八品官职,微不足道,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监察科科长。2.积累文言字词(1)结庐在人境(简陋的房屋)(2)悠然见南山(悠闲自得的样子)(3)而无车马喧(吵闹的声音)(4)欲辨已忘言(辨别,说明)(5)念天地之悠悠(辽阔,遥远)(6)独怆然而涕下(悲伤的样子)3.划分节奏,朗读指导明确:(一)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二)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三、合作探究(一)研读《饮酒》1.诗歌前四句写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原因是“心远”,作者为什么“心远”?远离什么?明确:诗人身居人世,但无俗事纷扰,不为名利所惑,不为荣禄所累,拥有平和的生活,所以心远。诗人远离官场,远离尘俗。这四句诗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2.“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明确:“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地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描写了什么?有何深意?明确: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仍奔波官场,追名逐利,不知返回到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怀抱。此二句虽写景,实则抒怀悟理,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人应知“返璞归真”。4.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明确: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二)研读《登幽州台歌》1.前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古人”指谁?“来者”指谁?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明确:时间角度。“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指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写出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2.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明确:空间角度(天、地)。空间无限辽远,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怎么能不“怆然而涕下”?3.从这首诗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明确:我看到了一个沉思的陈子昂;我看到了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我看到了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四、板书设计饮酒心远地偏——远离尘世、超凡脱俗采菊见山——热爱自然、心境恬淡山气飞鸟——自然之景、归隐之意真意忘言——人生真义、返璞归真登幽州台歌古人——来者:人生孤独之叹悠悠——怆然:生命短促之感五、课外拓展思乡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7《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