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二代理增值税纳税审查实务课件•增值税发票管理与审查•销售收入确认与计算审查•进项税额抵扣与转出审查•税收优惠政策应用与核查•纳税申报表填写与审核要点•风险应对与防范措施建议目录01增值税纳税审查概述增值税基本概念及特点01020304增值税定义征税范围税率结构抵扣机制对货物和劳务的增值部分征收的间接税。包括生产、流通、进口环节等。采用多档税率,包括标准税率、实行进项税额抵扣制度,避免低税率、零税率等。重复征税。纳税审查目的和意义确保税收合规维护税收公平通过审查,确保纳税人遵守税收法规,履行纳税义务。通过审查,确保纳税人之间的公平竞争,维护税收公平。提高税收遵从度促进税收增长通过审查发现并纠正纳税人的违规行为,提高税收遵从度。通过审查发现并防止税收流失,促进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纳税审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了税务机关进行纳税审查的职权、程序、方法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了增值税的征税范围、税率、抵扣机制等,为纳税审查提供依据。其他相关税收法规如关税、消费税等税收法规,也可能与增值税纳税审查相关。02增值税发票管理与审查发票开具与取得要求发票开具要求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发票专用章。发票取得要求从销售方或者提供方取得的增值税发票,必须是税务机关监制的合法、有效凭证。发票内容核对要点核对购买方信息核对销售方信息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地址电话、开户行及账号等是否准确。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地址电话、开户行及账号等是否与销售方一致。核对商品或服务信息核对发票号码和开票日期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单价、金额等是否与实际交易相符。是否连续,是否存在跳号、重号等现象,开票日期是否合理。异常发票识别与处理识别虚假发票识别作废发票通过查验发票监制章、发票号码、防伪标识等,识别虚假发票。通过查验发票作废标记、作废时间等,识别作废发票。识别不合规发票处理异常发票通过查验发票开具内容与实际交易是否相符,识别不合规发票。对于发现的异常发票,应及时向税务机关报告,并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进行处理。03销售收入确认与计算审查销售收入确认原则及条件销售收入确认原则企业应当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销售收入确认条件包括合同各方已批准该合同并承诺将履行各自义务、合同明确了与所转让商品相关的支付条款、合同具有商业实质、企业很可能收回有权收取的对价等条件。销售收入计算方法及公式销售收入计算方法通常采用总额法或净额法进行计算。总额法下,企业应当按照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的交易价格计量收入;净额法下,企业应当按照预期有权收取的佣金或手续费的金额计量收入。销售收入计算公式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数量×产品单价。销售收入调整事项关注01020304关注销售收入确认时点是否正确,是否存在提前或延后确认收入的情况。关注销售收入计算是否准确,是否存在少计或多计销售收入的情况。关注销售收入与成本是否配比,是否存在收入成本不匹配的情况。关注销售收入相关税费是否计算正确,是否存在少缴或多缴税款的情况。04进项税额抵扣与转出审查进项税额抵扣政策解读010203抵扣范围抵扣凭证抵扣时限明确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范围,包括购买货物、接受劳务等。了解合法有效的抵扣凭证,如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等。掌握抵扣时限规定,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抵扣操作。进项税额转出情形分析非正常损失改变用途其他转出情形分析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等情形,需要转出已抵扣的进项税额。探讨将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货物用于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情况,需转出相应进项税额。列举其他需要转出的情形,如发生销售退回、开票有误等。进项税额抵扣风险点提示违规操作防范违规操作导致的抵扣风险,如不按规定时限抵扣、超出抵扣范围等。虚假抵扣警惕利用虚假发票、无效凭证等进行抵扣的行为,确保业务真实合法。关联方交易关注关联方交易中的抵扣问题,确保交易价格公允、业务真实。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