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课题:细胞的增殖上课时间编号28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朱云峰教学目标1.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2.概述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3.通过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特点的学习,使学生客观的认识生命现象,建立科学的世界观。4.通过对细胞周期内染色体变化图象的观察,培养学生视图、分析、判断等能力。教学重点(1)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2)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教学难点(1)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2)以动态观点去理解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变化。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探究、谈话相结合。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栏引入新课播放录像:细菌的分裂生殖过程。提出问题: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通过什么方式繁殖?多细胞生物由小长到大的原因是什么?比如,一个成年人就是由大约1014个胞构成的。每个人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来的,那么,这一个受精卵细胞怎么才能形成1014个细胞呢?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生殖和遗传的基础。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具有周期性。一、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提出问题:什么是细胞周期呢?(教师出示细胞周期示意图。)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一周期实质上包括了细胞分裂的准备阶段——分裂间期和细胞分裂的实施阶段——分裂期。提出问题: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细胞周期可以用一个圆来表示,那么是不是圆上的任何一点都可以作为细胞周期的起点呢?你可否说出一个细胞周期的起止点?出示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比较表。一、细胞周期1.概念:分裂间期A→B分裂期B→A一个分裂周期A→A2.时期的划分:分裂间期90%~95%分裂期5%~10%3.分裂周期的长短二、有丝分裂1.定义:①对象:体细胞思考讨论:①是不是每种细胞分裂持续的时间都相同?②细胞周期在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时间分配是否平均?有什么规律?归纳总结:细胞的种类不同,其细胞周期的长短也不同,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而分裂期只占用了5~10%,细胞周期的这一特点充分说明了分裂间期这一准备阶段的重要性,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分裂间期为分裂期的进行做了哪些准备?(出示细胞分裂间期示意图)可见间期主要是进行染色体的复制。提问:染色体由哪几个部分构成?(DNA和蛋白质。)染色质的成分为DNA和蛋白质,分裂间期的染色体复制也就包含了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的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为地把它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下面我们就先来看前期是怎么进行的。播放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各个时期的动态画面,观察、比较、总结各个时期的特点归纳讲解前期:染色质长丝高度螺旋、缩短变粗,形成了染色体,所以细胞分裂前期的细胞核中出现了染色体。此时的每个染色体由两部分构成,每个部分叫一个染色单体。由于两个染色单体完全一样,因此称它们为姐妹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并不完全分离,而是由着丝点把它们连成一体,由于每个染色单体中各含有一个DNA分子,所以此时的每个染色体都含有2个DNA分子。在细胞分裂前期,核膜解体了,核仁消失了。在中心体周围发出星射线构成了纺锤体。染色体散乱的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中期:染色体是被连接在着丝点上的纺锤丝牵引着运动的,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的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有序地排列在了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为下一步的染色体分配做好了准备。后期: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随着着丝点的分开而分离,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原来的一条染色体形成了两个完全一样的子代染色体,并且被分开的两条子代染色体分到了细胞的两极。细胞两极各有一套染色体,而且这两套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结构都完全一样。末期:染色体到达两极后,又逐渐变成了染色质;纺②特点:复制一次,分裂一次③结果:1体细胞→2子细胞体细胞与子细胞中的染色体(DNA)的数目和形态相同。2.各时期的主要特征变化(动物为例)①分裂间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或染色质丝的复制复制的结果:每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