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相互联系的水体学习目标:1.结合资料,说出陆地上的主要水体类型。2.绘制河流补给方式示意图,解释各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水圈的组成1.水、水体和水圈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如下图所示:2.水体的类型(1)按存在状态分。①液态水:数量最大;②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存在;③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2)按存在空间分: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3)按性质分:咸水、淡水。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陆地水体的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其关系如下图所示。(1)自然界中的水都存在于河流、湖泊与海洋中。()(2)井水不犯河水是正确的。()(3)黄河下游河段总是河水补给地下水。()【提示】(1)×自然界中的水以气态、液态、固态的形式,广泛分布于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中。(2)×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因此井水与河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3)√黄河下游河段因中上游流域的水土流失在下游河道中的泥沙淤积而成为典型的1地上河,河床高于两岸,因此总是河水补给地下水。相互联系的水体阅读下面材料,探究下列问题。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啊,长江!啊,长江!(1)从空间分布看,长江水属于何种水体?(2)哪些水体能够补给长江水?(3)河流水与湖泊水、地下水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提示】(1)陆地水体中的河流水。(2)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等。(3)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河流水与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河流处于汛期,水位高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或地下水;河流处于枯水期,河流水位低时,湖泊水或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归纳总结]相互联系的水体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1)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陆地其他水体的最主要的补给。(2)冰川对河流及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以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其他水体。(3)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如图1、图2、图3)(4)陆地水体之间水源相互补给关系:(如下图)运用图解示意如下:2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下面1~2题。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A.河道淤积B.河谷变宽C.湖泊分流D.湖水补给量减小1.D2.C[第1题,由图b知,甲水文站和乙水文站都受到洪水影响,说明此次局地暴雨应出现在两水文站上游河段。第2题,乙水文站上游的湖泊对河流具有调蓄作用。]河流的补给阅读材料,探究以下问题。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一般可分为雨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湖泊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等类型。图1A河流径流量与降水量的关系3图2B河流径流量与气温的关系探讨1读图1和图2,比较A、B两条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的异同,分析其主要原因,判断它们分别以哪种补给类型为主。探讨2河水与湖泊水之间是怎样互相补给的?画出示意图。探讨3河水与地下水之间是怎样互相补给的?画出示意图。【提示】(1)A、B两条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的异同: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随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降水量大的季节,径流量大;降水量小的季节,径流量随之减小;B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气温高的季节,径流量大;气温低的季节,径流量随之减小。原因:两条河流径流的补给类型不同。A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2)当河水水位高于湖泊水水位时,河水补给湖泊水;当河水水位低于湖泊水水位时,湖泊水补给河水。(3)当河水水位高于地下水水位时,河水补给地下水;当河水水位低于地下水水位时,地下水补给河水。[归纳总结]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水文特征1.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