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是选修三专题四第一节的内容,本课在概述转基因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问题,如食用转基因食品会不会对人体造成隐性伤害,转基因生物会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等;同时以辩论赛的形式,从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不同的观点、态度,并列举了相关证据,使学生能够依据不同的社会环境,从多个角度了解和认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在系统学习了专题一《基因工程》之后学习本课,不仅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参与意识,使学生能够科学、理性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2、结合教学大纲,本课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简述与生物技术安全性有关的生物学知识,能运用这些知识理解不同的观点。【过程与方法】(1)面对来自媒体和他人关于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不同观点,能够运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进行辨析。【情感价值观目标】(1)关注转基因技术的安全问题,认识到每一项生物技术的发展都有可能带来安全性。(2)养成关注社会问题讨论的参与意识,形成质疑、求实的科学态度,并能以理性的、积极的态度关注问题的解决──通过科技手段的进步、社会规范的建立等途径“趋利避害”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多层面、多角度的关注。运用生物学知识对不同观点的理由进行辨析和讨论。【教学难点】从关注整个生物圈的和谐、稳定与发展的高度去审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保证课堂辩论有序且有效地实施。二、教学对象分析1.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基础:①学生在前面已经系统学习过基因工程的工具、操作步骤和应用,为理解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和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②高二学生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已初步建立,具备了较强的获取信息能力、逻辑思维和一定的判断力。2.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具体对策:①学生对辩论赛的流程、规则不了解,在本课前指导学生收集一定的资料。②由于学生辩证的看问题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在辩论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做好总结。三、教学策略分析本节教学主要采用讨论和交流的方式进行,在辩论赛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在阅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再从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确定自己支持的观点,并提出个人经过选择、鉴别、整理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和依据。在本节的学习中,主要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发挥的是指导和评价的作用,对学生有些不科学的想法予以指正点拨。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比单纯获得现成的结论更重要,在本节课中,通过大量的图片、案例、辩论赛展示,不仅引起学生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关注,而且能以科学的态度予以思考,即对不同的观点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加以理解和辨析。因此在学法上,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构建法,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构建自己的知识、情感体系。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展示合成动物、植物图片,电影阿凡达剧照【提问】这些生物存在吗?我们所学的哪种技术能够让我们得到他们?结合已有经验发表各自的见解,以有趣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复导入新课展示已经研制出来的荧光生物【引导】如果让你来研制一种荧光生物,操作步骤应该是什么样的?书写基因工程的四个步骤复习基因工程的过程和本质习理论加深对转基因随机性的理解自主学习转基因成果【过渡】荧光蛋白基因已经像放射性同位素的功能一样作为标记性基因被广泛的用于科学研究。不仅如此,基因工程在其它方面也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成果,请同学们对照学案第一部分的问题系统,自主阅读教材87页内容。并请同学进行展示:1、微生物方面:(1)可以清除石油污染的假单孢杆菌等;(2)用于基因制药。2、转基因动物方面:培育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畜和家禽;转基因动物变成生物反应器。3、转基因植物方面:培育出了大批具有抗虫、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