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考试说明]1.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积极意义和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2.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材内案例——抓牢靠]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经济发展快1.优势条件区位优势明显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城市密集,经济、文化发达,侨乡众多,政策优惠2.经济发展的成就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和极为重要的经济区。3.产业结构(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2)工业体系: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较为发达,外向型经济发展快。(二)城市化水平高1.城市化进程2.城市化动力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温馨提示]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发展的,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三)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1.问题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人地矛盾加剧,重复建设突出。2.对策(1)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2)优化产业结构(3)[教材外案例——领悟好](一)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1.江苏省概况(1)位置:位于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之滨。(2)社会经济特征: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2.工业化和城市化现状(1)工业化: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水平较高,进程明显加快。(2)城市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城市化水平仍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的平均水平。(二)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1.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1)对城市化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2)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了环境问题。(3)城市化质量有待提高。(4)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有待进一步完善。(5)城镇体系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2.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措施(1)调整行政区划,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2)“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3)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4)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证,农村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5)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将土地推向市场以得到增值。[循流程解题——有一套]在解答有关“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类题目时,可遵循以下思维流程:二、产业转移[教材内案例——抓牢靠]产业转移(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第一次产业转移第二次产业转移时间20世纪70~80年代20世纪年代原因我国大陆沿海地区改革开放和投资环境改善经济的发展、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空间变小转入劳动密集型和污染较严重的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业影响珠江三角洲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有所调整,同时也加重了环境污染加速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教材外案例——领悟好]一、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一)产业转移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2.分类:国际产业转移、区域产业转移。3.目的:追求更高利润,扩大销售市场。(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产业转移的原因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劳动力因素:劳动力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地区或国家,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2)内部交易成本:发达国家内部交易成本,发展中国家内部交易成本,企业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3)市场因素:国内市场饱和、避开政策等的限制,企业会开辟国际市场。(三)产业转移的规律分析1.产业类型转移的先后顺序―→―→2.产业转移的方向因此,从转移方向上说,国际上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国内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从产业类型上说,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然后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重工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四)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产业转移的意义使某产业从创新地逐渐扩散到其他地区,成为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差异,其差异如下表所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