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应该有天堂月夜杜甫今夜鄜州①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②湿,清辉③玉臂寒。何时倚虚幌④,双照⑤泪痕干。【注】①鄜州:今陕西富县。当时诗人的妻子在此州。②云鬟:指妇女乌黑的发髻。③清辉:清冷的月光。④虚幌:薄幔。⑤双照:同照二人。【赏析】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初起时。756年五月,杜甫携家避难鄜州,八月只身前去投奔刚在灵武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杜甫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诗的表现手法独具匠心:杜甫并不一般地就景敷情,缘情述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思念对象一边落笔,从头至尾细致熨帖地描摹自己想象中的对方境况。无限深情、痴情都从这一系列想象描写中流泻而出,达到了抒情的极致。妻子正在鄜州对月思夫,幼小的孩子们尚不能理解母亲对月怀人的心事。夜深露重,鬟湿而臂寒,妻子却依然在久久伫立,痴痴地相望:何时才能团聚呢?全诗写乱离岁月,家人两地相思之情。情真意切,真挚动人。【思考】此诗独具匠心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一、字音辨识单音字轻盈(yínɡ)魂魄(pò)诞生(dàn)诅咒(zǔ)惦记(diàn)瞥见(piē)恸哭(tònɡ)无动于衷(zhōnɡ)多音字难斗悄二、字形辨认三、词语辨析沉寂·沉默“沉寂”,一般指环境没有声音;也指一个人或事物很长时间没有出面。“沉默”,一般指人的性格不善言论,或气氛很静,没有人发出声音。例:会场上所有人都保持沉默,一言不发,气氛凝重,沉寂得令人窒息。诞生·诞辰“诞生”,指人出生。是动词。“诞辰”,指人的生日。是名词。例:上海是“麒派”艺术的诞生地,今年又恰逢京剧“麒派”艺术大师周信芳先生诞辰117周年,所以上海一定会有所纪念。四、词语释义①轻盈:姿态、动作轻巧优美。②跌落:从高处掉下。③眉宇:两眉上面的地方,泛指容貌。④影踪:身影,踪迹。⑤开启:启开;打开。⑥尘缘:佛教、道教谓与尘世的因缘。⑦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⑧惦记:经常记在心里。⑨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走近作者周国平,1946年生于上海,哲学硕士、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教授。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著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合著),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随感集《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诗集《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散文集《善良丰富高贵》,自传《岁月与性情》《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译著有《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写作背景1990年4月,周国平的女儿诞生,但出生后不久便发现患有眼底肿瘤,很快确诊为癌症。最后因医治无效,死于1991年冬天,当时年仅一岁半。在妞妞死后的一年,周国平开始写作,并于1993年7月完成了《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本文选自其中“札记之四——应该有天堂”。作者在文中是如何表达自己对女儿的思念之情?【点拨】这篇文章作者把他对妞妞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微如一字,一词,大至一段,一篇,无处不充溢着他对妞妞的爱。文中作者断断续续回忆起妞妞生前的情况。她的一个小动作,一连串笑声,或是一声模糊不清的咿呀学语,都能引发作者一连串惊喜,写下一大段感想。本文无疑是一位父亲能送给女儿的最好的祭礼。如何理解文章中间穿插的有关人生感悟的文字?【点拨】其间穿插的一系列的人生感悟,有些看似跟妞妞完全没有关系,谈及凡夫俗子,付出与报酬,永恒,神秘等等,但倘若你用心去读他的一字一句,就会发现这些人生感悟不是空穴来风,每一段都与妞妞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每一段都是由妞妞所引发,由妞妞所启迪。例如在《应该有天堂》的第11则,就是作者由其女儿悲惨的命运而引发对命运的感叹。可以说,是妞妞短暂的一生带给他对人生的更深一层理解。我们倡导仁爱之心,“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周国平也说“我应该有更广阔的爱心,去爱普天下的孩子”,既然如此,作者为什么还是那么地悲伤?【点拨】“天下父母都偏爱自己的孩子,这种偏爱原是一种狭隘的生物性。”“我心里明白,我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