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认识晶体发展目标体系构建1.通过生活中常见晶体和非晶体的实例,了解晶体的特征,认识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2.了解晶体中微粒的空间排布存在周期性,认识简单的晶胞,会用切割法确定晶胞微粒数目及晶体化学式。一、晶体的特性1.晶体的概念(1)晶体:内部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2)非晶体:内部微粒无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物质。2.晶体的特性(1)晶体的自范性:在适宜的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地呈现封闭的、规则的多面体外形。(2)晶体的各向异性:晶体在不同方向上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3)晶体有特定的对称性: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3.晶体的分类(1)分类标准:根据晶体内部微粒的种类和微粒间相互作用的不同。(2)分类晶体类型构成微粒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实例离子晶体阴、阳离子离子键NaCl金属晶体金属阳离子、自由电子金属键铜共价晶体(原子晶体)原子共价键金刚石分子晶体分子分子间作用力冰微点拨:晶体与非晶体的最大区别在于物质内部的微粒是否有序排列。二、晶体结构的基本重复单元——晶胞概念晶体结构中基本的重复单元形状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平行六面体晶体中晶胞的排列方式无隙并置“切割法”计算某晶胞中的微粒,如果被n个晶胞所共有,则微粒的1/n属于该晶胞微点拨:晶胞的形状大多数是平行六面体,但也有其他形状,如三棱柱、八面体等。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晶体一定是固体,固体不一定是晶体(√)(2)晶胞都是平行六面体(×)(3)区分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方法是确定有没有固定的熔点(×)(4)粉末状固体也可能是晶体(√)(5)由晶胞组成的晶体,其化学式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数目(×)2.下列不属于晶体特性的是()A.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B.具有各向异性C.具有对称性D.没有固定的熔点D[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各向异性、自范性、对称性等特征,且晶体有固定的熔点。]3.下列有关晶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晶胞是晶体最小的结构重复单元B.不同的晶体中晶胞的大小和形状都相同C.晶胞中的微粒可能不完全属于该晶胞D.已知晶胞的组成就可推知晶体的组成B[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最小重复单元)叫晶胞,A正确;相同晶体中晶胞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不同晶体中晶胞的大小和形状不一定相同,B错误;晶胞中有的微粒被若干个晶胞所共用,而不专属于某个晶胞,C正确;根据晶胞的组成,可以利用“均摊法”推知晶体的组成,D正确。]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素养养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1.我们吃的食盐是粉末状的没有固定形状的颗粒,是不是说明食盐不是晶体?提示:食盐是晶体,晶胞的规则几何外形用肉眼是看不到的。2.能不能只通过外观就能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提示:不能仅仅通过外观判断晶体和非晶体,非晶体经过加工也能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固体外观微观结构自范性各向异性熔点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微粒在三维空间周期性有序排列有各向异性固定非晶体不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微粒排列相对无序没有各向同性不固定本质区别微观粒子在三维空间是否呈现周期性有序排列【例1】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A.测定熔点、沸点B.观察外形C.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D.通过比较硬度确定C[从外形和某些物理性质可以初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但并不一定可靠。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所以只有C选项正确。]依据晶体的特性判断固体是不是晶体,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应从本质特征上进行把握。1.下列有关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均为晶体B.晶体具有自范性,非晶体没有自范性C.晶体研碎后即变为非晶体D.将玻璃加工成规则的固体即变成晶体B[晶体的规则几何外形是自发形成的,有些固体尽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但由于不是自发形成的,所以不属于晶体,因此,A、D项错误。晶体是由晶胞通过无隙并置形成的,构成晶体的微粒在三维空间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因此,晶体研碎成小的颗粒仍然是晶体,所以C项错误。自范性是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B项正确。]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固体SiO2一定是晶体B.晶体有固定的组成,非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