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春联儿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①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②,到乡翻似烂柯人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注】①巴山楚水:泛指作者先后谪居的地方。因巴郡多山,楚地多水,故云。②闻笛赋:指晋人向秀的《思旧赋》。向秀经过亡友嵇康、吕安的旧居时,听到邻人吹笛,便写成此赋,寄托怀念旧侣之情。③烂柯人: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见二童子下棋。观棋至终,发觉手中斧柄已烂。回到家乡,才知已过百年,同辈人都已死尽。【赏析】一联概写谪守巴楚、度尽劫难的经历。“凄凉地”“弃置身”,虽语含哀怨,却在感伤中不失沉雄,凄婉中犹见苍劲。二联感叹旧友凋零、今昔异貌。“闻笛赋”“烂柯人”,借典寄慨,耐人寻味。三联展示的却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寄寓在其中的是新陈代谢的进化思想和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困厄的豁达襟怀。在手法上,则将诗情、画意、哲理熔于一炉,以形象的画面表现抽象的哲理,旨趣隽永。尾联顺势而下,请白氏举杯痛饮,借以振奋精神。在这首诗中,诗人借酬答抒发了长期被贬的愤懑,也表达了坚持理想、寄希望于未来的信念。【思考】此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一、字音辨识单音字招揽(lǎn)颧骨(quán)琐碎(suǒ)糟蹋(tà)晦气(huì)多音字当模二、字形辨认三、词语辨析未免·难免“未免”,副词,同一些词语搭配,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前面所说的情况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难免”,免不了,表示某种结果客观上不容易避免。例:①他未免太固执,简单的事让他搞复杂了。②没有经验,就难免要犯些错误。处罚·体罚“处罚”,对犯错误或犯罪的人加以惩治。范围比较广,包括物质和精神上的惩罚。“体罚”,指身体上的惩罚。例:老师如果从事有偿家教、兼职校外培训班、变相体罚学生等,按照昨天市教委公布的《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绩效考核试行办法》规定,其绩效考核结果将为不合格,并受到停发学年奖等处罚。四、词语释义①招揽:招引到自己方面来。②主顾:顾客。③含糊其辞:话说得不清不楚,含含糊糊。形容有顾虑,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④书塾:家塾;私塾。⑤晦气:不吉利;倒霉;指人倒霉或生病时难看的气色。走近作者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他也是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民进中央主席。主要作品有小说《潘先生在难中》,散文集《脚步集》,童话集《稻草人》。写作背景叶圣陶在现代文学史上首先以小说而得名。他做过十年乡镇小学的教员,广泛地接触了挣扎在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小市民和劳动者。他的小说关注的也是这一人群——表现他们的苦难及他们在苦难生活下的秉性和心理。《春联儿》描写的对象是抗战时期成都的一位从事人力推车的老车夫,这篇作于抗战时期的散文也仍然是这种写作的延续。题目中的“春联儿”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对联儿?什么意思?【点拨】对联指的是“有子荷戈庶无愧,为人推毂亦复佳”,意思是有个儿子在前方打仗,对得起国家。推鸡公车,气力换饭吃谋生计,比哪一行正经行业都不差。这篇文章中的车夫老俞的身上有着怎样的特点?【点拨】文中的老俞是一个淳朴的农民,他本分、勤劳(以推鸡公车为主)、善良(没占过人家的便宜,没糟踏过老天爷生下来的东西,连小鸡儿也没踩死过一只)。面对生活的困窘和失去小儿子的不幸,他独自挑起生活的重担,靠自己的劳动谋生存。识大体,有着“第一要紧是把国仗打胜,旁的都在其次”的朴素的爱国观念,有着普通中国人的可贵的民族韧性。作者在叙述车夫的悲惨命运时有何特点?【点拨】人物的命运如此悲惨,但在叙事时,叶圣陶总是持着一种严肃客观的态度,仿佛超脱文本之外,很少直接在文本中现身,直接表露自己的见解或情感。除了“我着实有些激动”等少数几句之外,全篇不露声色,显出一种冷峻。这是叶圣陶的文章给人的最直观的印象。但是,在冷冷的文字底下我们还是可以察觉到作者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