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鸦片战争影响一、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签订:1842.8.20,双方人物2、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使它成为英国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基地,使香港岛从此远离祖国怀抱长达百余年之久。(2)赔款2100万银元。使得清政府的财政更加困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同时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积累。(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使我国东南沿海门户打开,使得英法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造成中国东南沿海手工业大量破产,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不仅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有利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而且使得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失去了关税的保障。――最能反映鸦片战争的本质。清朝官员董宗远在上奏道光帝时认为签订《南京条约》:“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二、《南京条约》附件1843(1)中英《五口通商章程》①降低关税税率为5%──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的作用。②领事裁判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2)中英《虎门条约》①片面最惠国待遇──破坏贸易主权,便利外国侵略者获得更多权益,降低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损害了中国应得利益。②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为以后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建立“租界”提供了借口。补充第一个租界上海。三、中美《望厦条约》1844.7(1)使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2)美国兵船可任意进入中国各通商口岸“巡查贸易”──破坏了中国领海主权。(3)美国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便利了美国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补充阅读四、中法《黄埔条约》1844年冬法国除享有美国在《望厦条约》中取得的一切特权外,同时还取得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及其坟地的特权。五、影响1、社会性质的变化-最主要影响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半社会:1840-1949,半殖民丧失部分而不是全部国家主权;半封建:封建社会开始解体,但未完全解体)政治:领土主权开始严重破坏(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经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开始进入半封建社会。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2、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战前:地主——农民阶级矛盾战后:两对3、革命任务变化反封建-双重任务4、中国革命性质变化农民反封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5、中国人民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新思想萌芽;鸦片战争后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6、激发了社会矛盾——太平天国鸦片战争过程中的巨额开支,以及对英国的战争赔款,最终都加到人民头上。同时贪官土豪的勒索和盘剥,导致本已尖锐的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促成太平天国运动。小结: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为性质变化)作业:见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