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5.17《过秦论》教案(旧人教必修2)VIP免费

高中语文:5.17《过秦论》教案(旧人教必修2)_第1页
1/4
高中语文:5.17《过秦论》教案(旧人教必修2)_第2页
2/4
高中语文:5.17《过秦论》教案(旧人教必修2)_第3页
3/4
过秦论教学目标1.掌握本文中的文言实词“蒙”、“亡”、“爱”、“遗”、“弱”、“愚”、“制”、“固”、“致”。掌握本文中的文言虚词“以”、“因”。2.理解贾谊在本文中提出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3.了解本文先叙后议的结构,铺张渲染的方法,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借古讽今的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简介作者和背景。1.贾谊,西汉人,是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十八岁能诵诗书,善作文,在郡中很有名。河南太守吴公爱其才,召置门下。后吴公做廷尉,向汉文帝推荐,贾谊二十多岁时做了博士,不久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后遭大臣周勃、灌婴等陷害,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做梁王太傅,梁王堕马而死,贾谊自认为是自己失职,最后抑郁而死。2.贾谊生活的西汉初期,由于经过五百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贾谊认为推行“仁政”可以“安民”,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鲁迅曾称赞本义为“西汉鸿文”。二、朗读课文,分析把握文章内容。1.板书课题,解释“过”:指出……的过失,动词。解释“论”明确文体为议论文。2.检查预习,请学生朗读课文。正音:崤(yáo)膏腴(yú)逡(qūn)镞(zú)系(jì)颈黔(qián)首牖(yǒu)氓(méng)隶隳(huī)鞭笞(chī)3.在此基础上教师范读。特别注意将文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读清楚,把本文多处的骈偶句式的特点读出来。三、让同学齐读本文后,讲读第1自然段。1.教师强调:固:坚固的地势,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席:像席子一样地,名词作状语,包、囊:用法同上。是:这,指示代词。衡:通“横”(通假字)2.学生翻译:略3.请学生概括本段意思,并做简要分析。教师强调:这一段主要写秦的强大是从秦孝公开始的。文章先叙秦国的地理优势和秦孝公的野心,次叙商鞅辅佐下秦国取得的成果。板书:地理优势政治雄心4.请学生按板书思路背诵。并检查或抽查背诵情况。四、讲析第2段。学生朗读后:1.教师强调以下词句: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以致天下之士:致,招纳。用心爱心专心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北,溃败的军队。因遗策:因,沿袭。因利乘便:因,趁着。开关延敌:延,引。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延,延续。2.请学生简述本段大意。3.教师提问:九国诸侯的强大都是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这些内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强调:首先写出了诸侯们买通天下之士,采用了合纵策略缔结了盟约;其次写出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各有所长;最后写九国之师军队强大,而最后的结果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这样就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同时也含蓄地指出了秦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符合社会时代的发展,是一种“仁政”,这种“仁政”得到秦国后代君王的继承,所以到了势力如此强大的地步,又间接地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做了准备。4.学生朗读第2段。5.作业。(1)复习本课所学内容。(2)完成书后练习第一题。(3)预习第3、4、5段。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情况。二、学生朗读第3段,教师强调。1.奋六世之余烈:烈,功业。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以愚黔首:愚,使……愚昧。以弱天下之民:弱,使……衰弱。聚之咸阳:省略介词“于”,应为“聚之于咸阳”。信臣精卒:信,诚信、可靠。以为固:省略句,省略宾语应为“以之为固”。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然后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明确本段写作的顺序,为背诵打基础。教师提问:(1)作者先用哪些话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实质?强调:“执敲扑而鞭笞天下。”(2)哪几句写他的对外政策?强调:“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和“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3)哪几句是写他的对内政策?强调:“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让学生根据板书练习背诵。检查背诵。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5.17《过秦论》教案(旧人教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雨丝书吧+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乐于和他人分享知识,从事历史教学,热爱教育,高度负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