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课题名称2.3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2、3课时)科目通用技术年级适用班级高二必修12单元(章)3课(节)教学时间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正投影法的方法、特性及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掌握三视图的一般绘图规则。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物图样对照进行观察、思考、练习,掌握简单的三视图的绘制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技术交流中技术图样的作用,养成细致、严谨的态度。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掌握三视图的绘制。难点能规范绘制简单三视图三、教学过程预设环节名称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形式学生活动方式教学设计意图教师反思环节1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导回答为本堂课做铺垫环节2投影和投影法引导讨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环节3正投影的基本特征提问讨论回答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环节4二视图讲解听讲环节5三视图的画法引导动手画图环节6课堂总结引导积极参与强化学生总结四、教学反思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设课题名称2.3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2、3课时)科目通用技术年级高二适用班级文理通用略教学目标、重难点等略一、教学过程预设课时环节教师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学生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回顾】1、技术语言的定义2、技术语言的符号3、公差及表面粗糙度【活动一】回答为本堂课做铺垫二、进入新课一、投影和投影法1、什么是投影线、投影、投影面?2、平行投影:在机械制图中常用互相平行的光线做投影线,来得到物体的投影。【练习】太阳光照射到人的身体,在地上得到一个人的影子,这个人影是否可以称为视图?为什么?【答案】不能叫做视图.因为视图是有正投影所的到的物体的投影。二、正投影的基本特征正投影的基本特征:真实性:物体上的平面(或直【活动二】学生讨论回答让学生进入课堂。线),与投影面平行时,它的投影反映实形(或实长)。积聚性:物体上的平面(或直线),与投影面倾斜时,它的投影缩小(或缩短)。收缩性:物体上的平面(或直线),与投影面倾斜时,它的投影缩小(或缩短)。三、新课深入三、二视图:在正面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与正面V相垂直且水平放置的投影面叫做水平面H。1.在正面得到的视图叫主视图2.向水平面作正投影,在水平面得到一个新的视图,叫俯视图3.注意主视图与俯视图之间的关系。【案例】观察图2-15中三个物体,其正面上的投影(主视图)是否都一样?想一想其俯视图是否一样?如何体现其不同?四、三视图:设置一个与正面、水平面垂直的新投影面,叫侧面,从左向右正投影,得到一个左视图。【案例】将三个互相垂直的投【活动三】看图设计,分组设计,学生展示,教师点评,分组讨论,分组派代表汇总并将结论进行展示。同时把本节课的重点融入学生的生活实例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就学习了本节内容。影面的视图放在同一张图纸上,得到三视图。【讲解】主视图和俯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长度,而且长对正主视图和左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高度,而且高平齐俯视图和左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宽度,而且宽相等五、选择主视图主视图是主要视图,应选择最能反映该组合体形状特征和位置关系的视图作为主视图。同时兼顾其他两个视图虚线尽量少【练习】请同学们画出下面6个图的主视图【练习】练习:已知物体三视图的外轮廓,构思该物体。【解答】构思过程及其结果展示【问题】根据图形回答问题1.这是三视图中的哪一种图?2.一个方向的投影能不能完整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能不能区分不同的物体?【答案】1.主视图2.不能【案例】形体结构的三视图【案例】模型房的结构与三视图模型房的构成特征为:(1)由一个长方体和一个三棱柱共同构成,前后对称;(2)在长方体的正中央开设门洞,其结构左右对称。【案例】下面是一些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请根据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解】(1)该立体图形是长方体;(2)该立体图形是圆锥【案例】下面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试说出物体的形状.【过度】行业不同,表达设计者设计意图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样.技术图样是设计者的设计方案正确实施的保证和依据,是使用最广泛、基本的技术语言。常见的技术图样有机械制造业的机械图、线路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