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1教材分析本节课“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内容选自苏教版《实验化学》专题3课题1。本课题涉及到的成分检验的方法都是对高中化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而且研究对象又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加强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节课的教材只提供了操作流程示意图作为参考,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他们在实验中的主体价值,所以上好本节课可以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动手设计并完成实验的能力;通过对牙膏和火柴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会促使他们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并将这种情感贯穿于化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所以本节课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2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牙膏和火柴头主要成分检验的方案设计的学习,同时让同学们尝试对各种方案作出评价并合作完成实验,在些基础上掌握物质性质检验的一般方法。难点:各种方案的设计3教学设计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播放一段牙膏的趣味广告,内容:以比较幽默夸张的手法宣传某品牌的牙膏能使我们的牙齿变得坚固亮白、口气清新。笑声四起,在搞笑的气氛中振奋精神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思考的驱动性。[展示]古代人“刷牙”的图片——墩煌壁画上的“劳度叉头圣图”[讲授]历代祖先刷牙情境:上图描述的是一个和尚左手提着漱口壶,用右手中指蘸水擦牙古代生活画面。在当时也有的部落会用动物骨头灰擦牙,直到唐代用中药水擦牙才开始流行,在后来的元代尤其清代才有了类似现在的牙刷并使用青盐(一种富含钙、镁等矿物成分的内陆湖盐)刷牙才开始得以推广,当然无论是中药水还是青盐都是在贵族之间使用,普通老百姓却享受不到这种待遇。[观看、倾听]通过历史材料,在回味历代祖先清理牙齿情景的同时,体会到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推广应用,使我们普通老姓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借此让学生们体会到他们生活的幸福,并懂得珍惜。现在我们不但可以像以往的贵族一样刷牙,还有更专业的产品——牙膏[提问]根据同学们的生活经验,谈谈现在市场上各种品牌的牙膏都有哪功效?[回答]亮白牙齿坚固牙齿使口气清新清热去火消炎抑菌、保护牙龈简单设问调动课堂气氛,接触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给学习能力欠缺的学生一种信心。1[过渡]很好,那么牙膏的这一系列功效分别是由牙膏的哪些成分产生的呢?学生看课本32页的表3-1初步了解牙膏的化学成分,同时培养学生阅读课本材料的好习惯。[提问]根据牙膏的成分表和课本预设知识,从化学角度考虑实际生活中应重点关注牙膏的哪些成分?如何检测?[信息1]在口腔的湿润环境中,牙齿存在这样一个溶解平衡:[探究1]试讨论牙膏的酸碱性,并设计实验方案检验其PH。[小结1]国家规定牙膏的PH应在5.5~10.0之间,刚才同学们测的多支牙膏溶解稀释后溶液的PH在7和8之间,说明大多数牙膏都是弱碱性的,和同学们的推测是吻合的。[信息2]图片展示一些化装产品,介绍其中的保湿成分主要是甘油(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探究2]牙膏也必须长期保持湿润状态,请同学们通过设计实验完成对牙膏中保湿剂成分的检验。[信息3]1、摩擦剂占牙膏成分的50%左右,用于增强牙膏的磨擦作用和去污效果,因此摩擦剂的质量直接影响牙膏的档次。2、Ca3(PO4)2不溶于水,但Ca(H2PO4)2可溶于水。3、Ca3(PO4)2+4HCl==Ca(H2PO4)2+2CaCl2[探究3]请各小组根据提供的仪器和试剂设计实验方案确定自带牙膏的摩擦剂的主要成分。(只讨论牙膏摩擦剂成分是一种的情况,根据课堂实际情况,使问题简单化)[追问]如何进一步确定,是Al(OH)3还是Ca3(PO4)2呢?[小结2]根据学生的实验,同学生一起概括出检验物质的一般方法: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观察现象、得出结论[预测]牙膏可能为碱性。[理由]1、从课本的牙膏主要成分表中发现牙膏中有安息香酸钠、一氟磷酸钠等强碱弱酸盐2、从牙齿的溶解平衡可知,碱性有利于逆向移动从而坚固牙齿。[实验]取3cm左右长度的牙膏于50mL烧杯中并加20mL蒸馏水溶解,静置2min,用PH试纸测上清液。[结论]PH介于7和8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