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1.2《湘夫人》(人教版)[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掌握“兮”字的位置和诗歌的节拍,探究诗歌意象。。2.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把握作品中主人公幽怨、哀婉的情感基调。[学习重点]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学习难点]把握本诗主人公的情感基调。[天天预习]1.课内词汇(给加点的字注音)眇眇(miǎo)潺湲(chán)(yuán)葺(qì)搴(qiān)庑门(wǔ)袂(mèi)遗(wèi)2.名句积累⑴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⑵_____________,聊逍遥兮容与。时不可兮骤得⑶_____________,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兮秋风⑷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⑸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3.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1)帝子降兮北渚渚:水边的浅滩。(2)洞庭波兮木叶下波:生波。下:落。(3)与佳期兮夕张期:约会。(4)夕济兮西澨澨(shì):水边。(5)罔薜荔兮为帷罔:通“网”,这里作编织讲。(6)聊逍遥兮容与容与;从容自在的样子。4.作家作品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怀王时任左徒、三闾大夫。对内主张举贤,修明政治。对外主张联齐抗秦。被谗,遭放逐。楚襄王时再遭谗毁,迁于江南多年,后见楚国政治腐败,无力挽救,怀着深沉的忧愤,自沉于汨罗江。后见楚国政治腐败,无力挽救,怀着深沉的忧愤,自沉于汨罗江。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后因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的情怀。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文本研读]1.结合课文注释,将课文译成现代汉语:1美丽的公主快降临北岸,我已忧愁满怀望眼欲穿。凉爽的秋风阵阵吹来,洞庭湖波浪翻涌树叶飘旋。登上长着白薠的高地远望,与她定好约会准备晚宴。为何鸟儿聚集在水草间,为何鱼网悬挂在大树颠?沅水有白芷澧水有幽兰,眷念公主却不敢明言。放眼展望一片空阔苍茫,只见清澈的流水潺潺。为何山林中的麋鹿觅食庭院,为何深渊里的蛟龙搁浅水边?早晨我骑马在江边奔驰,傍晚就渡水到了西岸。好像听到美人把我召唤,多想立刻驾车与她一起向前。在水中建座别致的宫室,上面用荷叶覆盖遮掩。用香荪抹墙紫贝装饰中庭,厅堂上把香椒粉撒满。用玉桂作梁木兰为椽,辛夷制成门楣白芷点缀房间。编织好薜荔做个帐子,再把蕙草张挂在屋檐。拿来白玉镇压坐席,摆开石兰芳香四散。白芷修葺的荷叶屋顶,有杜衡草缠绕四边。汇集百草摆满整个庭院,让门廊之间香气弥漫。九嶷山的众神一起相迎,神灵的到来就像云朵满天。把我的夹袄投入湘江之中,把我的单衣留在澧水之滨。在水中的绿洲采来杜若,要把它送给远方的恋人。欢乐的时光难以马上得到,暂且放慢步子松弛心神。2.朗读《湘夫人》,回答以下问题:(1)诗歌涉及到的主要人物形象有几个?抒情主人公是谁?这个故事是如何造成的?答案:湘君和湘夫人,这首诗题目虽然是《湘夫人》,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讲的是湘君和湘夫人的神恋故事,是由一次约会在时间上的误差而引出的悲剧。(2故事的感情基调是什么?诗歌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