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语文下学期《桂枝香金陵怀古》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学习目标:①了解作者“吊古伤今”的写作手法。②体会作者蕴含于词中的深沉感情。学习重难点:品味欣赏本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学情调查,情境导入】1、走近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___________,号__________,临川人。曾为宋神宗时宰相,力主变革,为北宋时期著名的____________家和________家。他主张文学应该“有补于世”。不管作文,写诗、填词,都应考虑为社会现实服务,不能无病呻吟,不能为写作而写作。王安石诗、文俱有成就,为北宋一大家,其词作不多,《全宋词》仅存词二十九首,但能“一洗五代旧习”(《艺概》)。《桂枝香·金陵怀古》即为其中一首有代表性的词作。《古今词话》这样评说:“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据传,苏轼见到这首词,也说:“此老乃野狐精也”。2、了解背景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也就是王安石被二次罢相之后,退居金陵、出知江宁府时所写。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在这种情形之下,词人在金陵胜地,登高望远,便兴起了满怀愁绪:日月之迁流,仕途之坎坷,家国之忧患,人生之苦辛,涌凝笔端,写成了名篇佳作。【问题展示,合作探究】1、作者登高远眺看到了哪些景物?是怎样具体描画的?远登临送目近画图难足远有点有染,有实有虚,远近交错,动静结合。2、自由诵读,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登临:故国:肃:练:簇:棹:彩舟:星河:难足:繁华:门外楼头:漫:嗟:荣辱:六朝:但:商女:后庭遗曲:【达标训练,巩固提升】1、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用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典故,这种“悲恨相续”的亡国悲剧连续发生的原因是什么?2、如何理解“寒烟衰草凝绿”这一景色描写?13、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典故,仅仅是用来批判商女吗?【知识梳理,归纳总结】小结:这首词借眼前______________景色抒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怀,并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史实,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典自然贴切,笔力刚劲。怀古词特点:1)怀古实为伤今2)多将当时的国事身世写入3)上片多为写景,下片多为抒情议论4)多用典,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现实5)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预习指导,新课链接】1、背诵并能默写《桂枝香·金陵怀古》2、预习苏轼《定风波》参考答案:1、走近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曾为宋神宗时宰相,力主变革,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主张文学应该“有补于世”。不管作文,写诗、填词,都应考虑为社会现实服务,不能无病呻吟,不能为写作而写作。王安石诗、文俱有成就,为北宋一大家,其词作不多,《全宋词》仅存词二十九首,但能“一洗五代旧习”(《艺概》)。《桂枝香·金陵怀古》即为其中一首有代表性的词作。《古今词话》这样评说:“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据传,苏轼见到这首词,也说:“此老乃野狐精也”。1、作者登高远眺看到了哪些景物?是怎样具体描画的?澄江远翠峰征帆登临送目近画图难足酒旗彩舟远白鹭有点有染,有实有虚,远近交错,动静结合。1、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用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典故,这种“悲恨相续”的亡国悲剧连续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繁华竞逐:把六朝统治者因穷奢极欲而亡国这一根本原因揭示了出来。2、如何理解“寒烟衰草凝绿”这一景色描写?借乐景写哀情,以自然难变反衬人事匆促,抒发悲叹之情。3、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典故,仅仅是用来批判商女吗?参考答案:作者强调“至今”和“时时”这两个时间副词,意在说明责任不在商女,而在于让商女唱曲的统治者。这是最具表现力的直指朝廷积弊的投枪匕首,是为了让统治者对这种导致六朝覆亡的那种奢靡、荒淫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