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一、选择题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读图,回答1~2题。1.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2.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3.我国古诗中有众多关于四季景色的描写。下列古诗中所描述的情景与我国受亚洲高压影响的时间一致的是()A.“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B.“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杜甫《夏夜叹》C.“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南朝齐·萧悫《秋思》D.“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右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第4题。4.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读图完成1~2题。5.若右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A.该环流是高纬环流B.该环流是低纬环流C.甲、乙之间近地面为西风带D.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信风带6.地球上气压带、风带随季节位移的规律,正确的叙述是()A.夏季向北移,冬季向南移B.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相反C.12月22日到次年6月22日向北移D.6月22日到12月22日向北移动7.二战期间,日本曾用氢气球携带燃烧弹轰炸美国,给美国许多地区造成森林大火。氢气球借助的是()A.东南信风B.西风C.极地东风D.西南季风8.对我国夏季天气影响很大的气压中心是A.赤道低压B.副热带高压C.亚洲高压D.亚洲低压9.有关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半球信风与极地东风的风向基本相同B.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30°附近辐合C.盛行西风在南北半球的方向相同D.信风由低纬吹向高纬110.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B.台风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亚洲高压11.1月份在亚洲大陆上形成的高压中心是()A.夏威夷高压B.亚洲高压C.亚速尔高压D.副热带高压12.下列各种气候类型,在一年中温度和湿度变化不显著的有()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气候13.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环流是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也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B.大气环流保证高低纬度之间和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分得到交换C.大气环流的形成原因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D.大气环流就是三圈环流14.当亚欧大陆印度低压势力增强时()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B.地球上气压带向南移动C.长白山区是白雪皑皑D.北京比上海昼长15.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经常是()A.向东飘扬B.向西北飘扬C.向西南飘扬D.向北飘扬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完成16~17题。16.如果用相同的气球在不同的纬度进行释放,升空最快的的释放地区是()A.赤道地区B.副热带地区C.副极地地区D.极低地区17.如果氢气球充气达到或接近饱和状态是,释放后很快便会破裂,其主要原因是()A.升空后由于气温上升导致气球膨胀而破裂B.升空后气温下降氢气在低温状态易爆炸使气球破裂C.高空空气稀薄,气压低,气球因膨胀破裂D.高空太阳辐射强,强烈的阳光使气球破裂二、综合题18.读右图“亚洲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A为压,又称压。(2)B为季风,C为季风。(3)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其主要原因是()A.亚洲的山区最高大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C.亚洲的气压带、风带最完整D.东亚东侧的海洋最深19.图1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1)简述A气压带名称及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2)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3)说出甲、乙两图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220.右图中,图甲为地表三圈环流剖面图(局部,N为北极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甲中表示30°和60°的字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2)图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