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第十五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二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案【课程分析】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两部分。概念多、理论性强,知识间联系紧密。在“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迫切性,用前面学过的知识作铺垫,从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入手,让学生直观形象地通过分析数据、案例等,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学情分析】本节教材内容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浅显易懂,本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和高中地理各章的学习过程中都已经有所了解,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运用教材“活动”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并结合世界环境问题案例,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学习目标】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联系《21世纪议程》,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设计思路】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教师导向性信息引导下,积极贯彻诱思探究教学论中的“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的教学思想。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分析图表、归纳结论等能力的提高。三个认知层次具体安排如下:一、创设情境,感悟新知:通过呈现资源预期寿命图和世界环境问题案例,让学生领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的必由之路。二、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材料,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同学的看书、独立思考、相互讨论来完成对问题的认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不够确切,思路上不够流畅,教师有必要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手段加以点拨和归纳。三、学以致用,提升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完成课堂训练,提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并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及时检测,使学生学会用“地理思维”去思考问题。【教学流程】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感悟新知{课件投影}资源预期寿命图图的右侧表示世界14种重要资源的预期寿命,其中深色条框表示按指数增长的预期寿命,浅色条框表示消费水平不增长条件下的预期寿命。左侧条框表示各种矿物消费的年增长率。据图谈一谈你对未来资源环境状况的看法。(合作探究)维系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自然资源,在不久的将来被消耗殆尽,人类将出现严重的资源短缺现象。{课件投影}多媒体播放“环境问题案例”图示。用心爱心专心1请学生分析哪一地区的环境问题有可能影响到其他地区甚至全球。注意:全球性是当前环境问题分布的突出特点。这种特点的出现不仅意味着某些环境问题的影响可以大大超越其产生地甚至达到全球,而且还意味着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全球的普遍关注与共同努力。(合作探究)读图析图完成填注。设计意图:通过呈现资源预期寿命图和世界环境问题案例,让学生领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的必由之路。二、合作探究,得出结论(一)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课件投影}我国颁布了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我国为什么更有紧迫性和必然性呢?多媒体依次播放如下联系式知识结构,请同学们完成。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用心爱心专心2(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课件投影}P101活动,请学生回答问题。第二种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第一种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因为第一种生产方式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掠夺式),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对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也构成威胁。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课件投影}“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包括哪几个方面?{课件投影}请同学们阅读消化以下总结内容地位目标生态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