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的本质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和理解意识的概念•把握意识的本质和内容•理解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2、过程与方法•结合人类的产生过程和存在条件,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举例分析错误的意识也是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内容看,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是第二性的,从而进一步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二、教学重点•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三、教学难点•人的意识和生物的反应形式,特别是和某些动物所具有的思维萌芽有本质区别•理解意识活动是如何实现的四、教学过程(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2)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探究活动1】课本第35页(上)●想一想,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征、生物的反应形式同人的意识是什么关系?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劳动的产物(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探究活动2】课本第35页(下)●谈谈你所熟悉的动物有哪些复杂的心理反应。●上述动物的心理为什么不能发展为人的意识?(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探究活动3】课本第36页(上)●有没有一种高等动物的脑在复杂性上超过人脑?●动物的脑在机能上有没有可能达到人脑的水平?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1)人和动物共有的第一信号系统用心爱心专心(2)人所特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探究活动4】课本第36页(中)●对动物说“梅”,能不能使动物“止渴”?对动物谈“虎”,能不能使动物“色变”?●人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映和动物对外物刺激产生的反应有什么区别?(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产生意识的厂房和机器——人脑2、产生意识的原材料——客观存在【探究活动5】课本第36页(下)●离开了客观对象,能不能产生人类的意识?●离开了客观对象,会不会有鬼神观念?四、教后感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