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课题名称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科目政治年级高一适用班级必修4三单元(章)第七课(2节)教学时间课时:1一、教学目标1、理解公平及收入公平的含义;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的举措。2、懂得效率的含义;理解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和我国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效率和公平的关系2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难点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三、教学过程(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预设环节名称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形式学生活动方式教学设计意图导入引入课题通过上节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这种分配制度中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即我们下面要学的内容。招聘启示1:现在电脑城A店和B店均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我们来看看他们各自的招聘要求和报酬。电脑城A店现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要求:会普通话,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报酬:30元/天。电脑城B店现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要求:会普通话,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报酬:底薪10元/天,每推销出一套学习软件可抽取10元佣金。招聘启事1与招聘启场景引入事2对比A店:30元/天B店:底薪10元/天,每推销出一套学习软件可抽取10元佣金对比招聘启示1和2,发现同样是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招聘要求一样,但报酬却是不同的,请大家思考第一个问题:1、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采取哪种分配方式?为什么?环节1效率与公平1、效率的含义(一)效率与公平学生回答:效率的含义: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我们讲提高效率就是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收益。思考第二个问题:1、如果你是应聘者,你更愿意到哪家店工作?为什么?学生回答由学生的回答总结出:(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那么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学生活动:【拓展探究】例: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提出“自然状态”和国家起源说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2)一般来说什么样的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当一个人的报酬与他的贡献相挂钩时,就会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如果一个人的报酬与他的贡献不挂钩时,就会挫伤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环节2(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2、关系(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我们看图片。(大锅饭的图片)这是我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吃大锅饭的图片,它告诉我们当时我们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平均主义)的特点是什么?他把中国带进富裕了吗?学生(略)学生活动:个别回答环节3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1)、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注意课本上的第一段第二句话,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看视频《十七大报告的相关内容通过十七大报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可以分过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两个方面。(2),初次分配是如何注重公平的学生活动一:思考讨论学生活动二:分组讨论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意义: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也有利于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措施: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生活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措施:加强政府对收入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税收调节,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四、教学反思:组织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谈谈自己对当前分配制度中坚持的效率优先和公平原则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