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五综合检测B卷(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题,共48分)1.(2018届高三·河南六市联考)“…撒切尔夫人说:你不能通过剥削强者来增强弱者…”你不能不断通过包揽一切来帮助那些自己能够做到也应该做到的人。与撒切尔夫人以上执政理念最相似的是()A.美国罗斯福新政B.二战后的福利国家政策C.苏俄新经济政策D.新中国合理调整工商业解析:选C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撒切尔夫人主张削减社会福利,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美国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错误;二战后的福利国家政策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故B“”项错误;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调整,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C项正确;新中国合理调整工商业也是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故D项错误。2.1929年,苏联在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提出了工业品产量扩大180%、生产资料生产增加230%、农产品增加55%、国民总收入增加103%“的目标;同年底,斯大林号召五年”计划要四年完成,计划指标又向上作了大幅度调整。围绕这一计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现出巩固新生政权的迫切性B.促进了苏联工业的超高速发展C.工业发展计划背离了客观实际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解析:选C苏联通过大力发展重工业来巩固新生政权,材料中无此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中五年计划制定的各项经济目标与斯大林的号召违背实际情况,犯了左倾错误,不可能达到促进工业超高速发展的效果,故B项错误,C项正确;1936年斯大林模式确立的标志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不符合材料中时间,故D项错误。3.1929~1930年,美国有36个州的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的订货;1931年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约50%为苏联所购买。它客观反映了()A.美国寻求商品销售市场的迫切希望B.美苏两国贸易关系相对稳定C“”.斯大林模式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D.美国出现国家干预经济模式解析:选A“根据1929~1930”“年1931”年等年份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正处于经济大“”“危机时期,再根据参与制造苏联的订货出口总量的约50%”为苏联所购买可知,美国为了寻求商品销售市场,打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与苏联发展贸易关系,故A项正确。4.(2017·衡阳联考)“”关于罗斯福新政,有人认为新政的一些措施是抑制企业家的创“”业精神,还有人谴责新政是披上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主义。上述认识的出现是源于罗斯福新政()A.有悖资本主义传统经济政策B.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发展C“”.导致经济出现滞胀局面D.不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稳定解析:选A“‘’抑制企业家的创业精神,还有人谴责新政是披上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主义说明罗斯福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与传统自由放任的经济理念相违背,故A项正确;罗斯福新政有效防止了美国法西斯的泛滥,故B“”项错误;滞胀是战后70年代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危机的表现,有其深刻的根源,与罗斯福新政相隔太远,故C项错误;罗斯福新政稳定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故D项错误。5.(2017·池州联考)1958年,苏共中央通过决议要求对拖拉机站进行改组,把其拥有的农业机械转卖给集体农庄。至1959年底,在苏联全国原有的近8000个拖拉机站中只剩下了34个,同时,从7月1日起又取消了集体农庄的农产品义务交售制,代之以统一采购的办法。这一措施()A.彻底摆脱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B.实现了农业集体化改革目标C.反映出赫鲁晓夫改革的盲目性D.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发展解析:选D这些做法并未从根本上动摇农业集体化,未能彻底摆脱斯大林体制的束缚,故A项错误;这些做法只是对农业集体化的小修小补,不能实现农业集体化改革目标,故B项错误;这一措施是对斯大林模式在农业方面的某些改进,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故C项错误;这一措施有利于扩大集体农庄的经营自主权,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发展,故D项正确。6.(2017·临沂模拟)里根1980年2“月在新罕布什尔州初选时曾经感慨地说:如今的”美国却产生了信任和信心危机,失去了朋友和敌人的尊重,这实在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其主要原因是()A.美国经济衰退B.美苏争霸处于守势C.欧盟日本崛起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