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县城镇小学教师电子教案时间:3.10主备人:张小燕副备人:吕银娟教研组:数学组备课内容:口算除法教学内容:教材第13-15页的内容及练习三的第1、2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实践操作活动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方法。过程与方法:利用已有的经验想出多种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用一位数除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弄清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准备:80里面有()个十:240里面有()个十:400里面有()个百,有()个十。1.如果把60个小木块平均分成3份,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2.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合结果。3.如果不分小木块,我们又怎样口算60÷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揭示课题:口算除法)这样算6÷3=260÷3=204.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80÷460÷2(1)口算写出结果。(2)说说口算方法。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请学生观察第13页的运输境图:通过这些信息,你想知道哪些信息?根据学生回答板书:A、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B、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C、李阿姨平均每次运多少箱?D、组织讨论,理解算理。二次备课:1.出示第二个问题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2.试一试。360÷6640÷83.出示第三个问题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4.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这样算24÷3=8240÷3=80三、巩固练习1.课本15页的做一做。2.练习三第2题。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计算,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熟练口算技巧。四、归纳总结1.同学们,今天我们运用除法解决了很多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学会了什么知识?2.教师强调:我们在口算出发时,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或几个百,然后根据表内除法来计算,既简便又科学。板书设计:口算除法(1)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60÷3=20(箱)(2)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600÷3=200(箱)(3)李阿姨平均每次运多少箱?240÷3=80(箱)教学反思:时间:3.11主备人:张小燕副备人:吕银娟教研组:备课内容:除法的估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的内容及练习三的第3、4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估算。过程与方法:根据具体情境合理地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形成良好的数学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教学准备:把学生分成四人一个的小组教学过程一、整理旧知,复习引入80÷2=240÷6=180÷3=2400÷31600÷2=540÷6=4200÷6=124÷3=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时候,并不要求我们算出准确的结果,而只要求算出大约等于多少就行了,这就要求我们会估算。揭示课题:除法估算二、探究新知1.由情境引出估算这个生活中的数学。引导学生知道是生活中的需要。2.出示例题2,板书问题: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学生复习:“大约”是什么意思?(大概、差不多的意思)计算的结果用“=”估计的结果用“≈”。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24÷3≈(箱)3.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但注意其完整及简洁。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算。4.小结,总结加强。三、巩固练习1、课本16页的做一做。2、练习三的3、4、5题3、18页的思考题。(找规律)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二次备课:板书设计:除法的估算方法一:124≈120方法二:124=120+4120÷3=40120÷3=404÷3≈140+1=41平均每人大约40箱。平均每人大约41箱。教学反思:时间:3.12主备人:张小燕副备人:吕银娟教研组:备课内容: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一)教学内容:教材第19页的例1及练习四的第1、2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