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化学的学习中会学习到⼏种化学的反应,其中离⼦反应是其中的⼀种,下⾯将为⼤家带来离⼦反应的练习题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家。⾼中化学离⼦反应的练习题和答案1.对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于⽔能导电的物质B.熔融态能导电的物质C.在⽔中能⽣成离⼦的物质D.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离解为离⼦的化合物思路解析: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其实质是能电离。有些物质溶于⽔⽣成的化合物能导电,可是原物质不是电解质,如NH3、SO2等。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电解质。答案:D2.纯⽔导电能⼒极差,但加⼊了酸、碱、盐后,其导电能⼒却有了较⼤的提⾼,为什么?思路解析:导电的前提是外电场及电场中有可⾃由移动的带电粒⼦,纯⽔的导电能⼒极差,说明其中没有或很少可⾃由移动的带电粒⼦。加⼊了酸、碱、盐后导电能⼒提⾼了,可能是溶液中已经有了可以⾃由移动的带电粒⼦。答案:纯⽔中加⼊了酸、碱、盐后,体系中可能有了可⾃由移动的带电粒⼦。3.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都不能导电,但铜却能够导电,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思路解析:导电的前提是要有可⾃由移动的带电粒⼦,说明铜有可⾃由移动的带电粒⼦,⽽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没有。答案:铜有可⾃由移动的带电粒⼦,⽽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没有。4.电离时产⽣的阳离⼦全部是氢离⼦的化合物叫酸。你能以此为例,给碱和盐下⼀个定义吗?思路解析:碱的定义可以由酸的定义进⾏类推:电离时产⽣的阴离⼦全部是氢氧根离⼦的化合物叫碱。但盐的定义不能直接进⾏类推,我们可以分析教材上的提供的盐的电离⽅程式,可以发现,盐电离后都有⾦属阳离⼦和酸根,所以,给盐定义为:电离时产⽣⾦属阳离⼦和酸根的化合物叫盐。答案:电离时产⽣的阴离⼦全部是氢氧根离⼦的化合物叫碱。电离时产⽣⾦属阳离⼦(含铵根)和酸根的化合物叫盐。5.离⼦⽅程式与化学⽅程式相⽐有何不同?思路解析:应⽤归纳法来讨论此问题。从教材上提供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与盐酸和硫酸的反应化学⽅程式与离⼦⽅程式进⾏对⽐分析可以得知:⼀个化学反应就有⼀个化学⽅程式,⽽以上四个反应却只有⼀个离⼦⽅程式。答案:⼀个化学⽅程式表⽰⼀个化学反应,⽽⼀个离⼦⽅程式却可以表⽰⼀类化学反应。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于课中)1.(2010全国⾼考理综Ⅱ,8)下列反应的离⼦⽅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铝溶液中加⼊过量氨⽔:Al3++4NH3•H2O====+4+2H2OB.澄清⽯灰⽔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Ca2++OH-+====CaCO3↓+H2OC.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2H+====Ca2++CO2↑+H2OD.氯化亚铁溶液中通⼊氯⽓:2Fe2++Cl2====2Fe3++2Cl-思路解析:Al(OH)3不溶于过量氨⽔,A正确写法为:Al3++3NH3•H2O====Al(OH)3↓+3;苏打是Na2CO3,B正确写法为:Ca2++====CaCO3↓;醋酸是弱酸,C正确写法为:CaCO3+2CH3COOH====2CH3COO-+Ca2++H2O+CO2↑;D正确。答案:D2.对溶液中的离⼦反应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有可能是置换反应④不可能有分⼦参加A.①②B.只有③C.②④D.①④思路解析:溶液中进⾏的离⼦反应在现阶段我们掌握的范围内,主要有两种类型,⼀是复分解反应形式,如NaOH+HCl====NaCl+H2O;⼆是氧化还原反应,如Zn+2HCl====ZnCl2+H2↑(置换反应)。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也是离⼦反应,该反应就有CO2分⼦参加。显然,①②④错,B正确。答案:B3.加⼊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中哪种离⼦数⽬显著减少()A.碳酸根离⼦B.镁离⼦C.硫酸根离⼦D.碳酸氢根离⼦思路解析:加⼊OH-后,显著减少的离⼦是与OH-反应的离⼦。选项中的、与OH-不反应,⽽Mg2+、都能与OH-反应。Mg+2OH-====Mg(OH)2↓OH-+====H2O+答案:BD4.在⼈体的⾎液中,如果钾元素含量偏⾼,会引起⼼⼒衰竭,甚⾄死亡;如果钾元素含量偏低,⼜会影响肌⾁和神经的功能,这时就需要补充钾。⼀种医⽤含钾化合物的⽔溶液能跟硝酸银溶液反应⽣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该化合物是()A.KNO3B.K2CO3C.KClD.KOH思路解析:A项中硝酸钾与硝酸银不反应;B项中碳酸钾与硝酸银反应⽣成碳酸银沉淀,该沉淀溶于稀硝酸;C项中氯化钾与硝酸银反应⽣成氯化银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D项中氢氧化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