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不同国家独立的历史必然性,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通过《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了解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了解当今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及挑战的具体表现,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发展中国家面临问题的区域性与共性特征,以及问题解决的艰巨性。教学重、难点新兴国家的独立、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问题。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出路教科书分析本课是通过讲述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过程,展现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从而揭示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世界历史意义,如改变世界格局、改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等。本课通过介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成就和面临的发展挑战,理解形成这些挑战的原因,以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各发展中国家内部不断改革的必要性。学情分析本课为《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九年级《世界历史》教科书中也对二战后亚非拉美民族独立运动进行了讲述,但是内容比较简略。经过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依据历史材料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具体的掌握该阶段的史实后,学习运用唯物史观辩证地、历史地、综合地认识历史问题三、教学目标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以及第三世界取得民族独立、发展成就、面临问题。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学习重点: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原因及影响;学习难点: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挑战。【讲授新课】(一)新课导入:请同学们观看《光辉岁月》这首歌与南非国父曼德拉一生结合在一起的视频。利用歌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新课讲授根据学生课前预习的结果提问学生1.亚非拉殖民体系的瓦解的表现2.发展中国家的含义,发展中国家取得成就3、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有哪些?各国如何克服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三)合作探究1:小组内讨论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1)宗主国国力衰落,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下降。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严重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消耗,原来作为资本主义中心区域的西欧创伤累累,实力大为削弱,在原有基础上不可能继续主导世界体系,也无力继续维持庞大的海外殖民帝国。——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2)二战使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深受民主自由和民族觉醒思想的影响,促进了民族解放力量的增长西方国家全球殖民的过程,也是主权国家的概念由欧洲向全球扩散的过程。欧洲列强通过发现、占有和建立殖民地,强化其主权意识和主权地位,这个过程同时也唤醒了亚非拉被掠夺和被剥削地区人民的主权和民族国家意识。二战作为一场席卷全球的世界性反法西斯战争,增强了这种意识。(3)两极格局的形成,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二战后形成了两大阵营对峙的世界格局......为了把民族解放运动纳入世界革命运动,组成世界范围的反帝统一战线,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巩固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殖民地的民族独立斗争给予了积极支持和大力援助。——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4)联合国宪章非殖民化活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二战使传统的殖民大国地位下降,权势转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身上,而美苏向来有反殖民的传统。《联合国宪章中》谴责殖民主义政策,坚持民族独立、民族自治,宪章规定“任何民族对外来统治的屈从是对基本人权的否定”法理要求。从联合国成立开始,非殖民化就一直是其关切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非殖民化直接渊源于《联合国宪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