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分析、探究小说情节对应学生用书p248一、情节的概念情节,是小说三要素之一,通常由一组或若干组具体的生活事件组成,在一条或几条情节线索的引领下展现许许多多的细节。小说故事中的具体事件和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小说的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的依据,人物的性格和作品的主题往往是在情节的推进和变化中得到体现的。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整体感知小说的起点,也是欣赏小说艺术特色的基础。二、情节的叙述手法1.叙述方式(1)顺叙:按照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自然序列、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发展的进程、人物活动的次序或事件的始末来写。顺叙可以使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2)倒叙:不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写,而是先将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者结局提到前面来写,再按照顺序叙述故事。倒叙有制造悬念、引人入胜的效果。(3)插叙:暂时中断正在叙述的事件,插入与该事件或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插叙可以对小说的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进行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有时还会推动情节发展,更好地突出人物形象。(4)补叙:也叫追叙。在行文中用一小段话对故事前面已经交代过的人或事件进行补充交代。或补充另一件与之相关的事件,使事件的整个过程更加清晰完整。补叙是对上下文内容做出的补充交代,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5)平叙:平行地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先叙述一件,再叙述一件,常称为“花开数朵,各表一枝”,又称为分叙。平叙可以使故事发展的头绪更加清楚,照应更加得体。2.叙述视角叙述,是小说的重要因素。故事是由谁来说,讲述者不同,它的视角和口吻会不一样。叙述的角度可以分为“全知视角”(作者像上帝一样,什么都知道;一般采用第三人称)和“有限视角”(作者完全依赖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一般采用第一人称)。(1)全知视角全知视角,就是叙述者从与故事完全无关的旁观者角度进行叙述,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在这种叙述中,叙述者就像全知全能的“上帝”一样,可以随心所欲地进入任何人、事件或领域中挖掘,可以在任何一种时间和空间中上下优游。在这种叙述视角中,叙述者享有充分的、甚至是无限的自由度。叙述者不但了解小说里全部的情节发展,而且还了解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心理动态,就连两个人之间的悄悄话,叙述者也一清二楚,甚至对故事里人物内心最隐秘的想法也了如指掌。(2)有限视角有限视角,是限知限觉的视角,一般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去叙述事件的过程。叙述者既是叙述故事的人,同时又是故事里的角色。这种叙述方式有两个特点:一是这个叙述者具有双重身份,他既可以直接参与事件进程,又可以跳出作品环境而从旁予以描述或评价,从而使叙述显得更逼真、可信或亲切,也更易于理解。二是由于叙述者受其角色身份的限制,不可能叙述角色无法知晓的内容。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便于抒情。但要注意,小说文本中的“我”不是作者本人,“我”与小说中其他任何一个角色一样,只是小说中的一个角色,没有特殊性,“我”既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次要人物。3.叙述人称第一人称:与“有限视角”一样,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它的优点则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和真切感,以及便于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自由地抒发情感。第二人称:第二人称就好像是作者面对我们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增加了亲切感;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以加强感染力;用于物,则有拟人化效果;能够使读者迅速融入角色,把感情调动起来并融入到文章中去。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三、情节结构的常见模式小说情节结构的常见模式一般有三种:1.基本模式。即遵循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情节发展顺序。这种情节模式符合我们对事物认知的基本规律。2.“一波三折”式。大多数小说情节的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而往往会在情节发展过程中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