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让学生讲述课前准备的有关酒的知识,指出各类酒都含有一种主要成分酒精,酒精的化学名称为乙醇,也是一类重要的烃的衍生物。[提问]乙醇的组成结构是什么?如何设计实验来推测乙醇的组成和结构?首先考虑组成。[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叙述其方案[总结](1)求摩尔质量(2)求最简式[板书]一、乙醇1、乙醇的组成与结构分子式:C2H6O[学生]试写结构可能结构为:CH3CH2OHCH3-O-CH3[提问]如何确定是哪一种结构,需要借助于什么实验?[学生思考回答][演示实验]Na和乙醇反应,检验生成的气体[学生活动]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结论]1molNa和1mol乙醇反应可以生成1mol氢气。[小结]推出乙醇的结构应该是(1)而不是(2)[板书]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乙醇的官能团是-OH(官能团定义:决定有机物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课件演示]乙醇分子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展示实物]让学生观察实验台上的无水酒精,总结物理性质。[学生归纳]乙醇的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易挥发,沸点比水低,易溶于水,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板书]2、乙醇的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易挥发,沸点比水低,易溶于水,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知识补充]一些无水酒精、工业酒精、医用酒精的知识。[板书]3、乙醇的化学性质(1)乙醇和金属钠的反应反应方程式[设问]钠与乙醇的反应有什么现象?与Na和水反应有什么不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思考回答]钠放入乙醇中,沉在乙醇液体的底部,表面有气泡产生,然后逐渐上升到乙醇表面,钠块形状不变,体积逐渐减小,最后消失,产生的气体是H2。[提问]与乙醇的反应中,乙醇断裂的是什么键?[学生思考交流][教师总结]钠与乙醇的反应中,乙醇断裂的是O—H键。[板书](2)乙醇的氧化反应a、燃烧[演示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mL无水乙醇,把光亮的铜丝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烧红,当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的氧化铜时,趁热插到盛有乙醇的试管底部,反复操作几次,最后热的黑铜丝插入试管中但不接触乙醇液体。(或观看“乙醇”课件中相关视频)[设问]根据实验过程,分析铜丝在此实验中的作用(启发学生,铜丝先变黑又变为红色)[总结]在这个反应中,乙醇是还原剂,氧气是氧化剂,铜是催化剂,氧化铜是中间产物,O2把乙醇氧化成了乙醛[学生观察并记录现象]a.黑色的氧化铜变成亮红色的铜b.在试管口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c.最后黑铜丝还没有和乙醇混液体接触就变成了红色[思考回答]铜丝作催化剂[课件演示]乙醇催化氧化的断键部位[板书]b、催化氧化[结论]乙醇的催化氧化又证明了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练习]根据下图所示的乙醇分子结构判定在以下反应中分子中化学键的断裂情况1、与金属钠反应时_____键断裂2、在Cu或Ag催化下与氧气反应时_____键断裂[小结]本节介绍了乙醇的几种化学性质,如:能与钠发生置换反应,被氧氧化以及消去反应等,所有这些性质表现都是由乙醇分子结构中“—OH”官能团决定的。教学反思:乙醇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重要的烃的衍生物,该课时在烃和烃的衍生物之间起到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在本课时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关键是要通过乙醇模型、多媒体课件、补充实验等直观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官能团”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课件展示分析,自行总结、归纳乙醇的化学反应类型与分子结构中化学健断裂的关系。注意引导学生大胆假设、自主思考、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品质。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酒的主要成分----乙醇,本节课再学习一种生活中常见有机物——食醋的主要成分——乙酸,俗称醋酸。【板书】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醋酸)【过渡】国人用醋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传说古代山西省有个酿酒高手叫杜康。他儿子黑塔学跟父亲学会了酿酒技术后,觉得酿酒后把酒糟扔掉可惜,便把酒糟浸泡在水缸里。到了第二十一日的酉时,一开缸,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黑塔忍不住尝了一口,酸酸的,味道好极了。烧菜时放了一些,味道特别鲜美,便贮藏着作为“调味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