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史记》之义薄云天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标题《史记》之义薄云天作者姓名周保全所属单位淄博第四中学联系地址淄博第四中学语文组联系电话13475555408电子邮箱Zhoubaoquan78@163.com邮政编码255100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二所需时间课上3课时+课下6课时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史记》中描绘了大量的悲剧人物,悲壮之美体现于历史人物悲剧性的人生和慷慨悲壮的气质。或义薄云天,或功过参半,或暴戾恣睢,他们的故事都惊心动魄,引发人们的怜悯和恐惧。司马迁在塑造这些人物时,总要表达一种主题,或颂扬一种思想,或倡导一种品德,但无疑都寄托着自己的情感。他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或颂扬什么样的思想,或倡导什么样的品德?寄托了什么样的情感?在今天看来有怎样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对中国古代文化我们又如何批判吸收呢?本单元我们将将通过《史记》的几篇佳作来探究。本单元将分为三个专题。专题一:《史记》中“义”的丰富内涵;专题二:《史记》的人物性格中“义”的描写;专题三:司马迁的“义”与现代文明。本单元通过《赵氏孤儿》《信陵君窃符救赵》《管鲍之交》《鲁仲连义不帝秦》四篇文章来探究“义”的丰富内涵,并探讨《史记》中这些人物身上的“义”是如何体现的,引领学生结合《廉颇与蔺相如》《孙膑》进行拓展探究,进一步体会人物的高尚精神,进而探究司马迁所寄托的情感,最后完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转化——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善良与残暴的比拼,使民族精神、人格力量、理性光辉得以统一与弘扬。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梳理、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2.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将人物置于矛盾冲中凸现人物品格和精神的写法,提高写作能力。3.挖掘文本潜在的信息,大胆联想、想象,丰富文本“义”的内涵。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与小组合作探究,挖掘文本潜在信息,进而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与分析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人物品格和精神的写法,提高传记文学的阅读、写作能力。3.通过研究司马迁的人生经历、丰富“义”的内涵,体会人物的高尚精神,学会人物立身行事的价值取向,从而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4.通过自身感悟的写作展示研究成果,提高鉴赏及写作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养成团体合作意识。2.学习司马迁追求的正义精神——是脱离了个人利害得失考虑的价值判断,是人们立身行事的一种道德取向。3.学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吸收,学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转化。对应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与鉴赏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3.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6.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8.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9.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11.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