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作文一双“想象”的翅膀洪方煜想象,是人类感知外界事物的最初动力。想象必须对现实加以变异,如果等于现实,就不是想象。变异分“形变”和“质变”两种。形变是创造性想象活动中对表现对象原始形态的改造和变异。对其形强调、浓缩、凸显,对其他方面削弱、冲淡、抑制,如“燕山雪花大如席”就是形的夸张;质变是对表现对象内容、性质的改造和变异,将人的精神气质、心理根源、事物发展的关键等进行改变。一般来说,形变不一定引起质变,但质变一定引发形变。想象在写作中丰富和补充着感知,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效力。想象有如下3种形式:一、象形想象(抽象——具象)象形想象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是模拟事物原来形状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可以将浓缩词语转换成生动画面,可以将文章概述转换成细节描绘。二、类比想象(此具象——彼具象)类比想象即联想,打破时间、空间、类别的限制和已知、未知的界限,由此及彼,把两个以上事物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加以比较,从而揭示深邃的哲理。三、推测想象(已知——未知)推测想象由“已知”和“未知”两部分构成,是一种由已知猜测未知的相关推想方法。它与逻辑推理不同。第一,推测想象着眼于情境出现的多种可能性(或然性),因人、因时、因读者层次不同而变化,有雅俗之分,安徒生童话与单纯的搞笑片就不能同日而语;逻辑推理着眼于一系列事实或论据,运用严密的理性思维得出结论。第二,推测想象要求对已知进行重新组合或改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宽思维的空间,超越读者的“期待视野”;逻辑推理则要使用一定的推理方法。第三,推测想象的终极目标是完成对一个具体情境的设置;逻辑推理则是要得出一个结论。推测想象在打破已知秩序的同时,必须把握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特别是要符合人物的情感逻辑和事物的理性逻辑。这就是常说的“出乎意料,入乎情理”。【象形想象例文】八·十八·二十八福建一考生“啪!”一个巴掌猛地打在屁股上,我大哭起来。“老师怎么教你的,小草是绿的,太阳是红的。看看你,怎么画的?”透过泪眼,我看着那张被撕掉的画:小草是黄的,太阳也是黄的。为什么非要把小草画成绿的,把太阳画成红的?我戴上爸爸那个太阳镜,看到的小草和太阳用心爱心专心就是黄的。我不解。“还有你的作文,”老师的喊声把我拉回现实,“让你写爸爸妈妈,你怎么写的?妈妈是书童,爸爸是车夫。”“本来就是嘛,妈妈陪我读书,爸爸背我上学,不是书童、车夫,是什么?”我不服,和老师顶嘴。那年我8岁,还是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新颖、多变,极富想象力。周长长,面积小,人生阅历浅。“太过分了。”我回到家,把书包一扔,坐在沙发上生闷气。“怎么了?”爸爸关切地问。“今天考试,居然有人作弊,老师也没看到。”“他有没有抄你的?你有没有受影响?”说到作弊,父母如临大敌,紧张地问。“那倒没有。只是这样对努力学习的同学太不公平了,我要去举报。”“别傻了,没影响到你不就行了。举报,万一人家报复怎么办?再说了,那么多作弊的,你举报得过来吗?”听听父母的话,有道理,于是打消了举报的念头。回到房间,我想起刚刚被老师读过的作文,一篇写友情的作文。只是它所描述的友情与我遇到的相差甚远。文中用了很华丽的辞藻,而我拥有的友情都是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却又很温馨的。“文章很美,但很违心。”我苦笑着对自己说。那年我18岁,已经被渐渐改造成规则的图形,只是棱角还在,不新颖也不规范,不多变也不稳定。周长不长,面积也不小。“我的这件衣服怎么样?”女伴向我展示她新买的衣服。“很不错,和你很配,你穿上它年轻了10岁。”我赞不绝口,其实那件衣服很难看,但我在“赞美”的时候,竟然没有任何感觉,全然没有第一次说违心话时的慌张。老板刚刚批评了我,说我工作的方法不对,并告诉我另一种工作方法。于是我很听话地按老板介绍的方法去工作,尽管方法更不对。但不必想那么多,这是老板交代的工作方法,出了问题不关我的事。再说了,和老板顶嘴没好下场。多年的经历,已经让我有经验了。这年我28岁,已经被打磨成一个圆了,我稳定,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