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杜甫诗歌中的愁思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标题杜甫诗歌中的愁思(杜甫诗三首)作者姓名王振香所属单位临沂第二十四中学联系地址临沂第二十四中学联系电话13793922275电子邮箱1046953323@qq.com邮政编码276032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二年级所需时间课内3课时+课外4课时主题单元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杜甫的大部分诗歌总能让人从中读出浓浓的羁旅愁思,总绕不过他那让人不忍卒读的“凭轩涕泗流”的悲凉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悲怆。杜甫的一生,似乎总在漂泊中度过,正像一只居无定所的“沙鸥”,那么他是在表达一种怎样的感情呢?是不是他的诗歌中总萦绕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哀愁呢?他是怎样表达这种愁思的?带着这些问题,本单元将通过鉴赏杜甫的诗歌,结合杜甫的人生经历,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杜诗无论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上都是巅峰上的至高点。学习杜诗,对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其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会鉴赏杜诗,无疑在整个课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专题的划分是从诗歌所表达的感情以及如何表达这一感情而设计的,三个专题呈层进式展现。因为诗歌是抒情的产物,理解诗情为鉴赏诗歌的最重要一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诗歌选修规定的目标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并给予恰当的评价。本专题的就是基于此而设立的。而这一诗情的抒发是有独特方法的,“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的艺术特性”,“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课程标准的规定非常清晰。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多样性的。借助网络平台、图书阅览,搜集杜甫悲己悲人的有关诗篇及其生平,以及写杜甫的传记、散文等。另外还有诵读,诗朗诵比赛,诗歌剧表演,诗歌创作、诗歌评析文章展示等。预期成果:理解杜甫诗情,撰写杜诗的赏析性文章,掌握杜甫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并能准确使用术语,完成本单元学习的成果展示。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杜甫的生平经历和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2、能通过品味诗歌语言,了解杜甫诗歌中营造宏大意境、利用传神的细节描写、采用直接抒情的手法达成的效果并能够鉴赏杜诗,写出赏析性文字。3、能运用所学的方法鉴赏相关的诗歌并撰写评论性和赏析性文章。过程与方法:1、通过理解感情,读准语音、语气,把握节奏,进而学会诵读诗歌的方法,并读出其中感情。2、通过搜索网络,查阅书籍,搜集有关杜甫悲己悲人的相关资料,提升息技术素养。3、通过拓展延伸,联系现实生活,加深对诗人感情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自己的情感体验感悟杜甫的悲悯情怀,认同古代知识分子“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人生追求,增强民族使命感。2、对人生苦难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能正确对待。2.在品味、探究中肯定自身价值,增强合作意识。对应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规定1.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3.《标准》突出强调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以体现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共同目标和价值。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对中华文化的体认,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是高中语文课程所特有的魅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广阔的人文视野。4.中国文化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础,是使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绵延不绝的血脉之根,而中国文学记载着久远而优秀的中国文化,《楚辞》的诡谲奇丽,《诗经》的质拙朴实,唐诗的雍容华贵,宋词的典雅绮秀,都通过文学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