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高中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走进黄州走向苏轼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标题走进黄州走向苏轼作者姓名诸葛祥玉所属单位临沂第二十六中学联系地址临沂第二十六中学联系电话13053955960电子邮箱12750218@qq.com邮政编码276032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一所需时间5课时主题单元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人物的名字就是一座丰碑,他就是旷世奇才——苏轼。在高中必修课本中,苏轼的作品如下:《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对于坎坷一生的苏轼来说,黄州在他的一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诗为证:“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所以本人设计了这一课《走进黄州走向苏轼》。《赤壁赋》已经在必修三中先行学过,《苏轼词两首》是必修四第二单元(宋词单元)的第2课。本单元选择了四位词人,他们的作品兼顾了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苏轼词二首》选了苏轼作品中豪放风格和婉约风格作品各一首,写作背景都是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对古战场的凭吊,表达了作者“人生如梦”的感慨;《定风波》以路上突遇大雨却未带雨具而淋雨的生活小事,表达了洒脱乐观的人生态度。本单元学习基于学生自小学初中及高中已经学习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赤壁赋》等作品的实际,依托《苏轼词两首》一文的学习,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成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品评作品,解读苏轼。引导学生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反复诵读,细心体会苏轼的作品,做到知人论世,涵咏体会。专题二,分析比较,拓展探究,把握苏轼的旷达。引领学生联系旧知,比较其熟知的李白、杜甫等人,进一步把握苏轼的旷达。引领学生拓展阅读,赏析余秋雨的《东坡突围》,加深对苏轼乐观的人生态度的理解。专题三,个性解读,写作训练。引领学生在前两个专题的基础上,自我提升,进一步感悟苏轼的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尝试进行文字写作,写出自己对苏轼的独特感悟,积累写作素材。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先自行创作,然后小组内选评推荐,全班共赏。以此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性情,追求高尚的人生旨趣。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在各方面的艺术成就。2.反复诵读体味作品,深入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过程与方法:1、延伸拓展,丰富有关苏轼文学、思想和人生态度的认识。2、进一步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培养他们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把握苏轼黄州期间作品流露的情感态度,了解其心路历程。2、引导学生身处逆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拥有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对应课标《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与鉴赏提出的总目标是:“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逐步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与附录一所建议的古诗文程度相当),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4.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