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六首要点扫描:1、了解近体诗的有关知识;2、抓住一项,感受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自主探究:一、知识发展:1、文学文化常识⑴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不同类型的近体诗,其句数、字数、平仄和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⑵格律诗,诗歌的一种。形成有一定的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倘有变化,需按一定的规则。我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词、曲每调的字数、句数、押韵都有一定的规格,也可称为格律诗。2、词类活用空山新雨后(名词活用为动词,下雨)万里悲秋常作客(为动用法,为……悲伤)艰难苦恨繁霜鬓(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增多)中原北望气如山(名词作状语,向北)出师一表真名世(名词用作动词,传名)二、应用深化:例一:苏轼说“观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对王维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请以《山居秋暝》中的诗句为例,说说王维在诗中画出了怎样的意境。答:_________________[分析]体会意境,重在运用想像诗句中的景物构成一幅完整而清晰的画面。[答案]《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句,写雨后的山,山上的松树一尘不染,皎洁的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觉,好象连自己也洗净了一样,而此刻山泉因水量充足,流势增大,那白练似的山泉在石上流过是淙淙有声,像优美的奏鸣曲一样在身边响起,更分衬出山中的宁静,使人感到仿佛大自然的脉搏在轻轻跳动着。[点评]意境是建立在形象描写的基础上的,抓住形象特点,即可较准确地体会出诗的意境。例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说说该诗表达出了什么样的主旨?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用心爱心专心答:_________________[分析]作品的主旨往往蕴含在作品描写的具体对象上,描写景物的特点往往暗示着作品主旨的基调。[答案]作品写诗人在春天看到的长安破败之景及对妻儿的思念,抒发了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思家念亲的情怀。[点评]通过把握作品描写的情景画面,揣摩诗人的情怀。自我测评:一、巩固提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谪居(zhé)石扉(fēi)B、豆蔻(koù)浣女(yuàn)C、秋暝(mǐng)溽暑(rù)D、蜀相(shǔ)柏森森(bó)2、下列诗句节奏停顿不当的一项是()A、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C、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D、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3、下列关于古代诗词的判断,有错的一项是()A.旧体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唐代以前的诗统称为古体诗,唐以后的诗称近体诗或今体诗。B、杜甫、白居易等人继承“乐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运用“乐府”体制,创作的诗称为“新乐府”,如“三吏”、“三别”等。C、近体诗根据每首诗句的多少,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律诗限定为八句,绝句限定为四句。按字数分,律诗又分为“七律”和“五律”,绝句也分为”七绝”和“五绝”。D、词足盛行于宋代的诗体,又叫“长短句”。按字数分,词有小令、中调、长调三类按段数分,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分别。4、下列诗句中划线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千载谁堪伯仲间B、山围故国周遭在C、沧海月明珠有泪D、犹及清明可到家5、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A、沧海月明珠有泪,用心爱心专心蓝田日暖玉生烟。B、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C、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6、对刘禹锡的《石头城》赏析不当的一项是()A、全诗通篇写景,以凄凉的笔调表达出对国运用衰微的感慨。B、诗的前两句的“故国”“空城”写了六代帝王之都已成空城这意,后两句借月抒怀。C、诗中不仅写出水明月,也写了六朝的繁华富贵。D、全诗的主旨在于讽喻现实,即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希望当朝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7、下列诗句描写的时令特点,按四时顺序来排列,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