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消费者选择理论•需求•供给•供求法则和需求-供给分析•市场机制与社会资源配置1第一页,共六十七页。新章节开始:消费者选择理论2第二页,共六十七页。消费者偏好理论3第三页,共六十七页。一、消费者偏好和效用4第四页,共六十七页。1、消费者偏好:consumerpreference•消费者偏好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或者商品组合)的喜好程度。•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可供消费的商品或商品组合进行排序,这种排序反映了消费者个人的需要、兴趣和嗜好。•偏好与价格无关•例子:粉丝:5第五页,共六十七页。2、效用Utility:•人们从消费商品中得到的满足•我们首先从单个消费者的具体的消费行为着手进行分析。•效用理论就是从这一角度对消费者需求进行分析的.•消费者从给定的一种消费组合中得到的效用取决于个人的效用函数。6第六页,共六十七页。A.作用:•衡量消费者对所消费的商品的满意程度.–效用大:–效用小:7第七页,共六十七页。B.效用的特点:主观性•效用是消费者的主观感受和主观评价。–不同的人评价不同–不同的地方评价不同–不同的时间评价不同–不同的心情评价不同•如何量度“效用”?8第八页,共六十七页。简单介绍:基数和序数(CardinalorOrdinal)效用•基数效用函数–19世纪的早期经济学家认为效用如同人们的身高和体重一样是可以测量的。–效用是一个基数,以“尤特尔”为单位•序数效用函数–相较基数函数而言更常见,表示对一种组合的“排位”或“偏好次序”。–而约翰·希克斯认为,效用的数值表现只是为了表达偏好的顺序,并非效用的绝对数值。–希克斯在序数性效用的假定下,也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用于需求/消费者理论,现在比较通用的是序数性效用。9第九页,共六十七页。基数与序数效用函数对比•基数效用函数的问题来自于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测量指数(尺度)。–例:某个人的1尤特尔效用等于另一个人的1尤特尔效用吗?–若一个人的效用由1增加到2,他的快乐也增加了一倍吗?•不带单位的序数效用函数则避免了这些问题。•效用函数的重要性在于它能使我们建立模型探讨个人如何做出选择。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并不需要知道人们从每个选择中得到了多少“尤特尔”效用;只用知道他们对他们的选择如何排序就行了。10第十页,共六十七页。3、总效用、边际效用MUU0QTU11第十一页,共六十七页。A.总效用•TU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某种(或某几种)商品而获得的效用总量。12第十二页,共六十七页。B.边际效用的概念:•边际的概念–强调:边际:边上的,新增加的•新增加一个商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总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每次消费一单位某种商品后所获得的满足感净增量。13第十三页,共六十七页。C、边际效用的例子:•以一个人一个月吃火锅为例:消费次数123456边际效用108630-2总效用10182428282601234567QU302010TUMU14第十四页,共六十七页。二、边际效用递减法则:书61A.引例:吃饼的故事思考:为何此人的观点引人发笑?B.其他例子:C.提醒:其余关于边际递减的例子15第十五页,共六十七页。三、无差异曲线16第十六页,共六十七页。1、引例:•每个消费者在同一时间内,会消费多种商品•为分析方便,假设他只消费两大类商品,如吃和穿,而且这两类商品的数量在收入一定情况下可以替代。17第十七页,共六十七页。例如:•消费物品衬衣X食品Y•组合甲:1件20公斤•组合乙:2件15公斤•组合丙:3件10公斤•组合丁:4件5公斤Y201510501234X无差异曲线TU不同的消费品组合------相同的满意程度18第十八页,共六十七页。2、无差异曲线的概念:•把所有的令人同样满意的的两个消费品的组合做出的一条曲线•例:见书•无差异曲线就是消费两种商品的总效用曲线,线上任何一点所指明的两种商品消费量不同,但总效用是相等的。19第十九页,共六十七页。3、无差异曲线的特点AB0YXAXBYBYAU3U1U2CXCYC1.横轴:X商品数量;纵轴:Y商品数量;坐标面:XY商品面(!)2.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各个点代表的效用或满足程度相同。3.无差异曲线是一簇光滑曲线。4.越远离原点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越高。5.无差异曲线数量无限。(?)–非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