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9课秦始皇陵兵马俑丨浙美版(2012)教学内容本课以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主题,通过欣赏、讲解、制作等环节,让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以及制作工艺。教学内容包括:1.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基本情况介绍;2.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分析;3.学生制作兵马俑模型;4.学生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2.培养学生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教学难点1.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2.学生制作兵马俑模型的技巧和方法;3.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教具学具准备1.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图片和视频资料;2.制作兵马俑模型的材料和工具(如陶土、颜料、画笔等);3.学生分组名单。2/7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的兴趣。2.讲解:教师讲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制作工艺,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3.制作: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和工具,制作一个兵马俑模型。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4.分享:每组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兵马俑模型,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其他学生和教师给予评价和反馈。5.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以及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板书设计1.秦始皇陵兵马俑2.副了解历史、欣赏艺术、动手制作3.内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基本情况-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制作兵马俑模型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制作兵马俑模型的评价和反馈作业设计1.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写一篇关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短文,内容包括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感受。2.学生在家中尝试制作一个兵马俑模型,拍照上传至班级群,与其他同学分享。3/7课后反思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秦始皇陵兵马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是否存在困难和问题,教师是否及时给予了指导和帮助;3.学生在分享环节,是否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其他学生是否能够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4.教师在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方面,是否能够有效地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学生制作兵马俑模型的环节。这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步骤。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之学生制作兵马俑模型制作前的准备在学生开始制作兵马俑模型之前,教师应确保每个学生都对秦始皇陵兵马俑有一定的了解,包括其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制作工艺。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其魅力。此外,教师还应简要介绍制作兵马俑模型所需的材料(如陶土、颜料、画笔等)和工具,以及制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分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每组学生人数根据班级规模和教师偏好而定。分组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每组选定一名组长,负责协调组内分工和监督制作进度。制作过程4/71.构思与设计:每组学生根据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特点,讨论并确定自己要制作的兵马俑模型的主题、造型和色彩。2.制作草图:学生在纸上绘制兵马俑模型的草图,明确各个部分的尺寸和比例。3.制作基础形状:学生使用陶土制作兵马俑模型的基础形状,注意保持模型的稳定性和坚固性。4.细节雕刻:在基础形状制作完成后,学生开始雕刻兵马俑模型的细节部分,如面部表情、服饰纹理等。5.上色:学生使用颜料为兵马俑模型上色,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过渡,以突出兵马俑的艺术特点。6.修饰与完善:学生检查兵马俑模型,对不足之处进行修饰和完善,确保作品的整体效果。制作过程中的指导与监督在学生制作兵马俑模型的过程中,教师应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同时,教师还应监督学生的制作进度,确保每组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