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2023年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某同学为探究草履虫的应激性,做了以下实验:在甲、乙两组载玻片上各滴加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然后在甲组载玻片一侧放一小粒食盐,在乙组载玻片一侧滴加一滴肉汁,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组实验中的草履虫向食盐方向运动B.乙组实验中的草履虫向肉汁方向运动C.草履虫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D.草履虫的应激性是它作为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2.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选项植物形态与结构与人类的关系A水绵有根、茎、叶的分化作为某些鱼类的饵料B苔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监测空气污染程度C贯众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传统中药材D玉米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食用,制作工业酒精的原料3.小明利用所学无土栽培的知识,成功培育出了菜豆种子的幼苗。下图是他所选的菜豆种子及其发育成的菜豆幼苗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中的1发育成乙图中的7B.菜豆种子的胚由甲图中1、2、3、4、5组成C.菜豆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D.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中含量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4.青春期是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以下对于人体进入青春期后的认识错误的是()A.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B.养成早睡早起,坚持锻炼,讲究卫生的好习惯C.进入青春期虽然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但不可自我封闭,需与师长密切交流D.男生会表现出喉结突出、声音变粗、长出胡须等第二性征,这与睾丸分泌的生长激素有关5.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医学名著《黄帝内经》中就有“诸血皆归于心”,“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等论述,说明我国古代人民对血液循环已有一定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心脏内的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心室流向静脉,不能倒流B.动脉血管比静脉血管的管壁更厚,弹性更大,它能将身体各部分的血液送回心脏C.某病人在做血常规检查时,发现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D.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的右侧出发回到左侧,它与肺循环形成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6.“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在唐代诗人杜甫的笔下,动物使大自然充满生机。下列关于动物的描述合理的是()A.植食性动物对植物的生长总是不利的B.节肢动物都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C.鸟有视觉发达、食量大、呼吸旺盛、心跳频率快等特征D.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7.在自然界中,微生物既“无影无踪”,又“无处不在”。下面关于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菌、真菌、病毒都有细胞结构B.制作馒头要用酵母菌,制作酸奶要用乳酸菌C.细菌进行分裂生殖,真菌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D.将某些病毒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进入正常细胞,来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8.下面关于安全用药和急救的说法正确的是()A.病人或家属可以自行购买带有“OTC”标识的处方药B.最新的心肺复苏顺序是: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C.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若同时服用几种药,则疗效更好D.对于动脉血管出血,要尽快拨打电话“120”,在紧急呼救的同时,用手指按住远心端止血9.在我国民间有“大灾之后有大疫”的说法,指在灾害之后往往会有大面积的传染病发生。下面关于传染病和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A.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B.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C.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这项预防措施可保护易感人群D.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过弱的表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可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10.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问题,很久以来就吸引着人们去探求,也不断地有各种各样的争论。下列争论错误的是()A.因为长期滥用抗生素,所以细菌产生了抗药性B.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更多C.在地质年代较晚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D.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二、非选择题(本题有35空,共60分)11.(10分)微塑料是一种直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它进入生物体内后不易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