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一高教学设计第1课时课题§1.1等比数列课型新课课程分析等比数列是又一特殊数列,它与前面我们刚刚所探讨过的等差数列仅有一字之差,所以我们可用比较法来学习等比数列的相关知识。在深刻理解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牢固掌握等比数列的相关知识。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等差数列,对于等比数列学生对比等差数列学习较容易接受。设计理念启发引导式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正弦定理能力目标1.了解向量知识应用2.掌握正弦定理推导过程3.会利用正弦定理证明简单三角形问题4.会利用正弦定理求解简单斜三角形边角问题5.能利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德育目标通过三角函数、正弦定理、向量数量积等多处知识间联系来体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辩证统一.板书设计一、复习:等差数列前项和的公式二、等比数列定义、通项公式三、例四、关于等比中项:五、小结:等比数列定义、通项公式、中项定理六、作业课后反馈南召一高教学设计第1课时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备注一、课题导入在初中,我们已经会解直角三角形.就是说,已会根据直角三角形中已知的边与角求出未知的边与角,而在直角三角形中,有如下的边角关系:==那么,在任意三角形中,这一关系式是否成立呢?二、定理证明请同学们用两种方法证明在任意三角形中==。方法一:方法二;2.正弦定理可解决两类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题1在△ABC中,已知A=45°,B=30°,c=10,求a,b和C。南召一高教学设计第1课时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备注例题2已知下列各三角形的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先判断三角形是否有解?有解的做出解答。(1)a=7,b=8,A=105°;(2)b=10,c=,C=60°;(3)a=,b=6,A=30°例题3某地出土一块类似三角形刀状的古代玉佩(如图2-41.其一角已破损现测得如下数据:BC=2.57cm.CE=3.57cm,BD=4.38cm.B=45°C=120°.为了复原,请计算原玉佩两边的长〔结果精确到0.01cm)追踪训练一1.在△ABC中,,,,则的值为()ABC10D南召一高教学设计第1课时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备注2.在△ABC中,已知,,,则=()ABCD13.在△ABC中,(1)已知,,,求,;(2)已知,,,求,。4.在中,已知,,,则,.5.在中,如果,,,那么,的面积是.6.在中,,,则.7.在△ABC中,已知A=45°,b=,a=2,则B=__________.8.在△ABC中,C=45°,a=2,c=4,则=_________追踪训练二1.已知中,,,,则等于()ABCD南召一高教学设计第1课时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备注2.△ABC中,∠A=60°,a=,b=4,那么满足条件的△ABC()A有一个解B有两个解C无解D不能确定3.△ABC中,若,,则等于()A2BCD能力拓展1.在△ABC中,已知,,试判断△ABC的形状。2.在锐角三角形中,边a、b是方程x2-2x+2=0的两根,角A、B满足:2sin(A+B)-=0,求角C的度数,边c的长度及△ABC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