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1.2.2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1cossin22,tancossin,并会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及恒等式证明。掌握恒等式证明的一般方法.2.培养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有关求值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思维的深化;3.灵活运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的不同变形,提高三角恒等变形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化归思想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逻辑推理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由圆的几何性质出发,利用三角函数线,探究同一个角的不同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2.学习已知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它的其余各三角函数值;3.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化简三角函数式;4.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证明三角恒等式等。5.通过例题讲解,总结方法;通过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的学习,认识事物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揭示事物间的普遍联系规律,培养辨证唯物主义思想。2.使学生面对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3.训练学生对三角恒等变形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化归思想方法和证明三角恒等式的一般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1cossin22,tancossin的推导及其应用;难点:由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出其他三角函数值,有时结果不惟一,需要讨论;在证明恒等式时,选择适当的推理途径;关键:掌握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是解决难点的关键;【学法与教学用具】:1.学法:利用三角函数线的定义,推导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1cossin22及tancossin,并灵活应用求三角函数值,化简三角函数式,证明三角恒等式等2.教学模式:启发、诱导发现教学.3.教学用具:圆规、三角板、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思路】: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设角是一个任意角,终边上任意一点(,)Pxy,它与原点的距用心爱心专心OxyPM1A(1,0)离为2222(||||0)rrxyxy,那么:sinyr,cosxr,tanyx2.当角分别在不同的象限时,sin、cos、tg的符号分别是怎样的?3.背景:如果53sinA,A为第一象限的角,如何求角A的其它三角函数值;4.问题:由于的三角函数都是由x、y、r表示的,则角的三个三角函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提示课题:与初中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一样,本节课我们来研究同角三角函数之间关系,弄清同角各不同三角函数之间的联系,实现不同函数值之间的互相转化.二、研探新知【探究】:三角函数是以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来定义的,你能从圆的几何性质出发,讨论一下同一个角不同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吗?法一(利用三角函数线):如图,以正弦线MP,余弦线OM和半径OP三者的长构成直角三角形,而且1OP.由勾股定理由221MPOM,因此221xy,即22sincos1.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当()2akkZ时,有sintancos.这就是说,同一个角的正弦、余弦的平方等于1,商等于角的正切.法二(理论证明,采用定义):tancossin)(221cossincos,sin122222xyxrryrxryZkkrxryryx时,当且故有22sincos1(公式1)sintancos(公式2)【说明】:①关系式是对于同角而言的.,而“同角”的概念与角的表达形式无关,如:13cos3sin22,2tan2cos2sin;2sin读作“sin的平方”,它与2的正弦不同②上述关系(公式2)都必须在定义域允许的范围内成立;③据此,由一个角的任一三角函数值可求出这个角的另两个三角函数值,且因为利用“平方关系”公式,最终需求平方根,会出现两解,因此应尽可能少用(实际上,至多只要用一次)。④对这些关系式不仅要牢固掌握,还要能灵活运用(正用、反用、变形用),如:2cos1sin,22sin1cos,sincostan等。用心爱心专心⑤这两个关系式是两个三角恒等式,只要的值使式子的两边都有意义,无论取什么值,两个式子都是恒成立的,即式子的左右两边是恒等的。以后说到三角恒等式时,除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