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综合法与分析法——分析法一、学习目标: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二、学习重点: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难点:分析法的思考过程、特点三、学习方法:探析归纳,讲练结合四、学习过程(一)、复习:直接证明的方法:综合法、分析法。(二)、引入新课分析法和综合法是思维方向相反的两种思考方法。在数学解题中,分析法是从数学题的待证结论或需求问题出发,一步一步地探索下去,最后达到题设的已知条件。综合法则是从数学题的已知条件出发,经过逐步的逻辑推理,最后达到待证结论或需求问题。对于解答证明来说,分析法表现为执果索因,综合法表现为由果导因,它们是寻求解题思路的两种基本思考方法,应用十分广泛。在很多数学命题的证明中,往往需要综合地运用这两种思维方法。分析法:证明不等式时,有时可以从求证的不等式出发,分析使这个不等式成立的条件,把证明不等式转化为判定这些条件是否具备的问题,如果能够肯定这些条件都已具备,那么就可以断定原不等式成立,这种方法叫做分析法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是:1121().....()nnnQPPPPPPP分析法的思维特点是:执果索因分析法的书写格式:要证明命题B为真,只需要证明命题1B为真,从而有……这只需要证明命题2B为真,从而又有…………1这只需要证明命题A为真而已知A为真,故命题B必为真(三)、例题讲解:例1:如图、已知BE,CF分别为△ABC的边AC,AB上的高,G为EF的中点,H为BC的中点.求证:HG⊥EF.例2、已知:a,b是不相等的正数。求证:2233abbaba。例3、求证5273在本例中,如果我们从“21<25”出发,逐步倒推回去,就可以用综合法证出结论。但由于我们很难想到从“21<25”入手,所以用综合法比较困难。事实上,在解决问题时,我们经常把综合法和分析法结合起来使用:根据条件的结构特点去转化结论,得到中间结论Q‘;根据结论的结构特点去转化条件,得到中间结论P‘.若由P‘可以推出Q‘成立,就可以证明结论成立.下面来看一个例子.例4已知,()2kkZ,且sincos2sin①2sincossin②求证:22221tan1tan1tan2(1tan)。分析:比较已知条件和结论,发现结论中没有出现角,因此第一步工作可以从已知条件中消去.观察已知条件的结构特点,发现其中蕴含数量关系22(sincos)2sincos1,于是,由①2一2×②得224sin2sin1.把224sin2sin1与结论相比较,发现角相同,但函数名称不同,于是尝试转化结论:统一函数名称,即把正切函数化为正(余)弦函数.把结论转化为22221ssin(ssin)2coco,再与224sin2sin1比较,发现只要把22221ssin(ssin)2coco中的角的余弦转化为正弦,就能达到目的.例5.如图,SA⊥平面ABC,AB⊥BC,过A作SB的垂线,垂足为E,过E作SC的垂线,垂足为F,求证AF⊥SC(四)、小结:综合法与分析法各有其特点.从需求解题思路来看,分析法执果索因,常常根底渐近,有希望成功;综合法由因导果,往往枝节横生,不容易奏效,就表达过程而论,分析法叙述烦琐,3FESCBA文辞冗长;综合法形式简洁,条理清晰.也就是说,分析法利于思考,综合法宜于表述.因此,在实际解题时,常常把分析法和综合法结合起来运用,先以分析法为主寻求解题思路,再用综合法有条理地表述解题过程.(五)课堂练习1.若0,0yx,且4yx,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A.411yxB.111yxC.2xyD.11xy2.Rnmdcba,,,,,,ndmbncmaQcdabP,则有()A.QPB.QPC.QPD.QP3.函数)20(422mxxmxy的最大值是;4.设522bax,aaaby422,若yx,则实数ba,满足的条件为;5.已知0,0ba,且1ba,试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425)1)(1(bbaa6.已知:cba,且0cba求证:32aacb7.求证:函数16122)(2xxxf在区间(3,+∞)上是增加的。1.2.2综合法与分析法——分析法答案4(三)例题讲解例1证明:考虑待证的结论“HG⊥EF”...